[实用新型]一种无动力自动升降新型托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08763.0 | 申请日: | 2013-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07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周桂华;赵兴强;李乃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能集团(河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19/38 | 分类号: | B65D19/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7000 河南省濮阳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 自动 升降 新型 托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搬运器械,具体为一种无动力自动升降新型托盘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厂生产过程中,物品的搬运、存放免不了使用托盘,而托盘一般都放置在地上,操作人员在搬运放置物品时免不了弯腰的动作,这个动作不但增加了操作时间,而且重复性的劳动对人体腰肌劳损有很大的影响,针对于此,企业本着人性化管理,发明了此新型托盘装置,摆放在操作人员工作区域,直接减少其弯腰的时间及身体损伤,也提高了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无动力自动升降新型托盘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无动力自动升降新型托盘装置,包括:圆盘、方形钢架、曲柄、弹簧、水平卡槽,所述方形钢架侧面设有水平卡槽,上下两块方形钢架之间用曲柄上的滑动连接杆连接,弹簧设置在两块四方形钢架之间,所述弹簧两端设有圆钢盘。
所述弹簧为承重38~1000kg的单根弹簧或多根弹簧组成的弹簧组。
所述圆盘半径为20~600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搬运托盘都是放置在地上,每放一资货物,必须手提物品,弯一次腰,采取这种新型装置后,随着托盘上货物重量的增加,压缩弹簧,托盘始终保持在设计高度,更方便放置货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一种无动力自动升降新型托盘装置,包括:圆盘1、方形钢架2、曲柄4、弹簧3、水平卡槽5,所述方形钢架2侧面设有水平卡槽5,上下两块方形钢架2之间用曲柄4上的滑动连接杆7连接,弹簧3设置在两块四方形钢架2之间,所述弹簧3两端设有圆钢盘6。
所述弹簧3为承重38~1000kg的单根弹簧或多根弹簧组成的弹簧组。
所述圆盘1半径为20~600cm。
所述圆盘1用于直接承载货物或托盘,其大小根据货物大小或托盘尺寸而定;所述方形钢架2,对圆盘1上平面和下平面进行水平固定;弹簧3的大小和数量根据所要承载的货物而设计,可用多个弹簧3支撑;曲柄4的长度和高度根据弹簧3行程而定,对圆盘1升降轨道进行固定,其两端与水平卡槽5相配合;水平卡槽5的长度根据弹簧3升降高度而定,内径根据曲柄4滑动连接杆7承载重量设计;6、圆钢盘6,其平面大小和数量根据弹簧3选型和数量而定;7、不锈钢滑动连接杆,其同时起支撑两边固定作用。
本实用新型设计简单,其主要是根据承载重量或托盘大小进行选型弹簧3、圆盘1等。根据此装置行程,计算曲柄4的长度,和方形钢架2上两侧钢架上的打孔位置,孔的大小与曲柄4端大小一致。用空心方钢进行打孔后,焊制成四方形的钢架。根据托盘上货物的承重选用承重适合的弹簧3,用角钢固定在方形钢架2上。用曲柄4呈交叉状,与方形钢架2的孔相连接,再用圆钢,如图一所示将相对的曲柄4进行焊接固定,防止曲柄4跑偏,滑位。将圆盘1与方形钢架2进行焊接固定。
使用时,将此装置放置在作业岗位前,将托盘放在装置的圆盘1上。货物的自身重量,使托盘下降,一直保持一个适合的高度方便操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能集团(河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能集团(河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087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