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播种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07643.9 | 申请日: | 2013-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61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杜海霞;徐峰;闫亮亮;马记文;郑嘉曦;杨梦凯;黄西宁;陈琛;何润鹏;刘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C7/06 | 分类号: | A01C7/06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李娜 |
地址: | 7230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播种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用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播种机。
背景技术
农民播种小颗粒种子农作物,如胡萝卜、油菜、黄豆、花生、红豆、绿豆,大部分采用人工完成播种,播种效率低,且播种的精确度不高,遇到干旱时种子的出芽率低,导致不能更好的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提高了农作物的生产成本。
使用现有的通用型号的播种机,存在以下技术上的问题:无法实现单粒或多粒播种;干旱时播种出芽率低,且无法实现不同种子在不同的干旱条件下发芽和正常生长所需要水的流量;镇压力度无法调节,且无法实现不同种子表层土壤所需要疏松程度;播种纵横间距、开沟与施肥深度等均无法调节;体积庞大,生产成本高,播种精度低,无法实现山区和大棚农业小颗粒种子的种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播种机,解决了现有技术播种时产生的发芽水量无法控制、施肥深度无法调节以及播种精度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播种机,包括底盘,底盘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第一转轴上套合有前轮,第二转轴上套合有大齿盘,大齿盘上套合有后轮,底盘上还依次设置有电机、播种装置、施肥装置,电机的转轴上套合有小齿盘,电机放置于电机座上,小齿盘与大齿盘通过链条相连,底盘上对应于电机处设置有推杆。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播种装置包括设置于底盘上的支撑架,支撑架上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放种槽、座式轴承以及下种器,下种器依次穿过支撑架和底盘;支撑架的一侧设置有水箱,水箱的一端连接有水管,水管的另一端连接至下种器的自由端。
施肥装置包括肥箱,肥箱的下端连接有施肥铲,肥箱和所述施肥铲内部连通。
支撑架的下方设置有盖土板,盖土板的一端与底盘之间为可转动连接,盖土板与底盘之间通过L形支架连接,L形支架内部中空,并且L形支架的水平边内部设置有第二调压弹簧。
下种器的端部为圆锥形,并且朝向前轮方向弯曲。
座式轴承包括圆筒形的轴承外壁,轴承外壁内部套合有挡销,轴承外壁上对应于放种槽的位置设置有放种块,放种块上设置有多个不同尺寸的通孔。
水管上设置有流量开关,流量开关包括套合于水管的开关套,开关套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滑槽,滑槽与水管成10~15°的角度,滚珠的两端分别嵌入于所述滑槽中。
底盘上并且位于电机的一侧设置有镇压轮,镇压轮与底盘之间通过第一调压弹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播种机可以广泛适用于胡萝卜、油菜、黄豆、花生、红豆、绿豆等小颗粒种子的播种,并且使得播种实现规模化、标准化、自动化、机电一体化。该播种机可拆卸,易携带,单人即可操控,一人一天可播种10~12亩,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且为中小规模耕种提供了一种有效工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播种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播种机中座式轴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播种机中水箱和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播种机中流量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前轮,2.肥箱,3.水箱,4.支撑架,5.下种器,6.放种槽,7.座式轴承,8.推杆,9.后轮,10.大齿盘,11.链条,12.电机座,13.电机,14.小齿盘,15.镇压轮,16.第一调压弹簧,17.盖土板,18.第二调压弹簧,19.水管,20.施肥铲,21.底盘,22.第一转轴,23.第二转轴,24.L形支架,25.流量开关,26.开关套,27.滑槽,28.滚珠,71.轴承外壁,72.挡销,73.放种块,74.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播种机,包括底盘21,底盘2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转轴22和第二转轴23,第一转轴22上套合有前轮1,第二转轴23上套合有大齿盘10,大齿盘10上套合有后轮9,底盘21上还依次设置有电机13、播种装置、施肥装置,电机13的转轴上套合有小齿盘14,电机13放置于电机座12上,小齿盘14与大齿盘10通过链条11相连,底盘21上对应于电机13处设置有推杆8。
播种装置包括设置于底盘21上的支撑架4,支撑架4上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放种槽6、座式轴承7以及下种器5,下种器5依次穿过支撑架4和底盘21;支撑架4的一侧设置有水箱3,水箱3的一端连接有水管19,水管19的另一端连接至下种器5的自由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理工学院,未经陕西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076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械式内抽芯模具
- 下一篇:一种防意外安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