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抛光除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07560.X | 申请日: | 2013-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807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春生;杜国章;邓文书;龚天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航天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55/06 | 分类号: | B24B55/06 |
代理公司: |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52002 | 代理人: | 袁庆云 |
地址: | 550018 贵州省贵阳***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抛光 除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属抛光除尘装置,特别是方形铝壳锂离子电池的抛光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方形铝壳锂离子电池在从注液到钢珠封口水洗中间过程要接触大量电解液,电解液接触空气水分产生一定量的氢氟酸导致电池盖板负极柱、底板产生钝化层、氧化层。因后续电池检测时盖板负极柱、底板与检测柜上下端子必须保证接触性良好方可保证电池容量、电压、内阻等电性能参数测量的准确性。因此在检测前必须将电池盖板负极柱及底板使用布轮进行抛光处理,将表面的钝化层、氧化层打磨掉。为避免抛光、打磨过程产生的粉尘污染环境,一般采用旋风分离除尘装置对粉尘进行收集处理,但旋风分离除尘装置因功率大导致其能耗及噪音均较大,且其设备本身作为固定资产投入也较大。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462229U一种实现抛光除尘和循环水工程的车间系统,公开一种抛光除尘装置,该装置是通过将抛光的粉尘通过风管吸入喷雾龙头中,通过喷雾龙头将粉尘压入除尘水道中,该系统虽然能较好地除去金属设备抛光过程中产生的粉尘,但其除尘装置结构复杂,设备台数多,投资大,且能耗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工作性能可靠,成本低、能耗小、噪音小的抛光除尘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抛光除尘装置,包括作业室、布轮抛光机、布轮抛光机固定机构、水池、排风扇、排风通道;布轮抛光机包括电机、抛光轮和传动辊,作业室一面开有作业窗口,水池安装在作业室内,水池上方安装有抛光机固定机构,布轮抛光机固定安装在抛光机固定机构上,排风扇安装在作业窗口到抛光轮正面的作业室墙上,安装有排风扇的墙上设有排风通道,布轮抛光机的抛光轮在水池水面之上。
上述的抛光除尘装置,其中作业室顶部装有照明灯。
上述的抛光除尘装置,其中作业室内有两个布轮抛光机和两个相对应的排风扇。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有益效果,从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利用水面本身具有的强大吸尘能力,采用水面作为主吸尘装置,排风扇作为辅助除尘装置共同构成一个整体的除尘装置。与现有旋风分离除尘装置相比具有装置结构简单,工作性能可靠,前期资金投入小、能耗小(后期电能投入小)、噪音小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图4为图3的的俯视图。
1、作业室,2 、布轮抛光机,3、抛光机固定机构,4、水池,5、排风扇,6、电机,7、抛光轮,8、传动辊,9、作业窗口,10、排风通道,11、照明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参见图1-2所示,实用新型的抛光除尘装置,抛光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作业室(1)、布轮抛光机(2)、水池(4)、排风扇(5),作业室一面开有作业窗口(9),水池(4)位于作业窗口(9)下方的作业室(1)内,布轮抛光机(2)通过抛光机固定机构(3)固定在作业窗口(9)侧面的作业室(1)壁上,排风扇(5)安装在作业窗口(9)对面的作业室(1)壁上、壁上设有与排风扇(5)配套的排风通道(10)。作业室(1)顶部装有照明灯(11)。布轮抛光机(2)包括电机(6)、抛光轮(7)和传动辊(8)。
作业室1可为单个,也可为由有两个布轮抛光机2和两个相对应的排风扇5的双作业室。
工作过程(参见图3-4)
开启灯管11、启动电机6,抛光轮7被电机6带动按逆时针旋转、开启排风扇5,对电池进行盖板、底板抛光作业。抛光打磨掉的粉尘大部分被布轮正下方水池4吸附,少量粉尘被排风扇5从排风通道11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航天电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州航天电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075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