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炉灶一体式生物质气化炉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07478.7 | 申请日: | 2013-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850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陈庆平;谭哲;蒋青峰;陈硕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F24B1/18 | 分类号: | F24B1/18;F24B1/191;C10J3/20;C10J3/72 |
代理公司: | 湖南省娄底市兴娄专利事务所 43106 | 代理人: | 朱成实 |
地址: | 417000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炉灶 体式 生物 气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化炉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炉灶一体式生物质气化炉。
背景技术
生物质气化炉正在不断走向实用化,但已有的立式圆形生物质气化炉在实用性方面存在较多的毛病,难以全面推广,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1.一般采用从侧面出灰,出灰不便,且质量不好。
2.一般是从炉顶部取气,影响气化炉燃气的稳定性。
3.管道容易被焦油和灰尘阻塞,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烟气、焦油和污水,不利于环保。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炉灶一体、燃烧的任何阶段都不会有烟气和异味产生的生物质气化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炉灶一体式生物质气化炉,它包括有炉体,炉体顶部密封,其密封端预留有一圆形的进料口和燃气出口,进料口上设有炉盖;燃烧机位于炉体顶部,并通过燃气出口与炉体内腔联通;炉体内腔上部设有旋转压料杆;炉体底部设有储灰箱,储灰箱与炉体内腔之间通过落灰框隔离,落灰框中部设有落灰口,落灰口下端设有落灰板,落灰板上设有破渣刀;储灰箱侧壁上设有与外界联通的储灰箱门;落灰框上方设有贯穿炉体两侧侧壁的进排气管,该进排气管一端与外界联通,另一端穿出炉体侧壁后通过进气管向上与二次配风管下端联接,二次配风管上端与燃烧机联接;位于炉体下部的进气管上设有进气管开关,二次配风管下端设有二次配风管开关,进气管开关与二次配风管开关之间的管壁上设有进风口;二次配风管开关上方的二次配风管与助烧气管联通。
所述的燃烧机顶部通过燃烧机盖密封。
所述的炉体侧壁上设有电子点火管,电子点火管位于进排气管上方的炉体侧壁上。
所述的炉体下部侧壁上设有检修门,检修门正对旋转压料杆末端。
所述的旋转压料杆正下方的进排气管上设有垂直向上的气嘴。
所述的炉体底部设有炉脚。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第一、本方案气化炉在整体外形上是炉灶一体结构,灶(燃烧机)直接与气化炉体相连,有利于防止焦油和灰尘阻塞管道,且降低生产成本10%左右。
第二、在气化炉内增加落灰夹层,进排气管从夹层位置取气,提高了燃气的质量,夹层底部所在的平行平面距气嘴顶部为150~500cm。
第三、气化炉底部增加储灰箱,改侧面出灰为底部出灰,提高出灰的便捷性和灰渣质量。
第四、落灰板上的刮渣刀与压料杆配合使用,有利于破渣和排灰。
第五、燃烧机上有燃烧机盖,二次配风管上开设一个助烧气管,两者配合使用,可实现在气化过程的任何阶段都不会有烟气和异味产生。
第六、相比较于已有的立式圆形气化炉,环保效果更好,结构稳定性增加,成本大大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所有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为:参见附图1和附图2,本实施例所述的生物质气化炉包括有炉体2,炉体2顶部密封,其密封端预留有一圆形的进料口和燃气出口,进料口上设有炉盖1;燃烧机16位于炉体2顶部,并通过燃气出口与炉体2内腔联通;燃烧机16顶部通过燃烧机盖17密封。炉体2内腔上部设有旋转压料杆15;炉体2下部侧壁上设有检修门14,检修门14正对旋转压料杆15末端。炉体2底部设有储灰箱6,储灰箱6与炉体2内腔之间通过落灰框20隔离,落灰框20中部设有落灰口,落灰口下端设有落灰板19,落灰板19上设有破渣刀21;储灰箱6侧壁上设有与外界联通的储灰箱门5;落灰框20上方设有贯穿炉体2两侧侧壁的进排气管4,该进排气管4一端与外界联通,另一端穿出炉体2侧壁后通过进气管8向上与二次配风管13下端联接,二次配风管13上端与燃烧机16联接;位于炉体2下部的进气管8上设有进气管开关9,二次配风管13下端设有二次配风管开关11,进气管开关9与二次配风管开关11之间的管壁上设有进风口10;二次配风管开关11上方的二次配风管13与助烧气管12联通,炉体2侧壁上设有电子点火管3,电子点火管3位于进排气管4 上方的炉体2侧壁上。旋转压料杆15正下方的进排气管4上设有垂直向上的气嘴18。炉体2底部设有炉脚7。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未经湖南人文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074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挂面调节捆扎装置
- 下一篇:非侵入式液态产品灭菌优化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