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合成氨工艺中高压液氨能量回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07273.9 | 申请日: | 2013-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600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韩振飞;顾英;孙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宁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C1/04 | 分类号: | C01C1/04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刘凤钦 |
地址: | 31510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成氨 工艺 高压 能量 回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工合成工艺中能量的再利用,具体指一种合成氨工艺中高压液氨能量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如图2所示,合成氨工艺中,来自合成氨反应器的出口合成气送入高压分离罐1’,从高压分离罐的液相出口送出压力为11~15MPa(G)高压液氨,高压液氨经过调节阀2’时压力降至2MPa(G)以下,变为低压液氨,低压液氨送入后续工序;从高压分离罐顶部的气相出口分离出的循环气进入循环回路继续回用。
由上可知,经高压分离罐分离出来的液氨的压力高达11~15MPa,现有工艺中这部分高压液氨经调压阀降压后,直接作为低压液氨送至下游工序,能源都白白的浪费掉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够充分利用高压液氨所携带能量的合成氨工艺中高压液氨能量回收系统,从而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合成氨工艺中高压液氨能量回收系统,包括高压分离罐,该高压分离罐的入口连接合成氨反应器的出口,高压分离罐的顶部设有气相出口,高压分离罐的底部设有液相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液相出口通过第一出口管路连接膨胀机的入口,膨胀机的出口通过第二出口管路连接下游工序;所述第一出口管路上设有第一液位调节阀。
所述第一出口管路和所述第二出口管路之间设有连接管路,该连接管路上设有第二液位调节阀,所述第一液位调节阀和所述第二液位调节阀为串联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将高压分离罐分离出的高压液氨首先送去膨胀机发电,回收能量,再将降压后的低压液氨送至下游工序,在保证合成氨装置正常运行的情况下有效地节约和利用了能源,达到了节能增效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该合成氨工艺中高压液氨能量回收系统,包括:
高压分离罐2,该高压分离罐的入口通过入口管路1连接合成氨反应器(图中未示出)的出口,高压分离罐的顶部设有气相出口,该气相出口通过气相管路9连接下游工序;高压分离罐的底部设有液相出口,该液相出口通过第一出口管路3连接膨胀机6的入口,膨胀机6的出口通过第二出口管路7连接下游工序。
第一出口管路3和第二出口管路7之间还连接有连接管路10。
第一出口管路3上设有第一液位调节阀4,连接管路10上设有第二液位调节阀8。第一液位调节阀4和第二液位调节阀8为串联连接。
该合成氨工艺中高压液氨能量回收系统的工作原理描述如下:
来自合成氨反应器的合成气经入口管路1送入高压分离罐2,在分离罐的液相出口送出高压液氨,高压液氨经第一出口管路3和第一液位调节阀4进入膨胀机6,膨胀机利用高压液氨的压差发电,向其它设备提供电能。
从膨胀机出口送出的低压液氨经第二出口管路7进入下游工序。
第二液位调节阀8与第一液位调节阀4串联,共同作用控制高压分离罐2的液位。
高压分离罐2顶部送出的循环气经气相管路9进入循环回路继续回用。
以年产20万吨/年的合成氨工艺为例,经高压分离罐分离出的高压液氨的规格如表1所示。
表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宁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宁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072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真空蒸馏式海水淡化设备
- 下一篇:一种氢还原炉尾气输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