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直条状金属零件的自动分选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07128.0 | 申请日: | 2013-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89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张华达;陈天来;陈国伟;周光喆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通宝精密合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C5/344 | 分类号: | B07C5/344;B07C5/02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永裕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6 | 代理人: | 陈思聪 |
地址: | 528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条状 金属 零件 自动 分选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条状金属零件的后续加工处理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批量条状金属零件的排序、分拣、检测。
背景技术
目前,在精密合金的生产加工行业中,成品或半成品的金属件中有不少是直条状、长条状的,如热双金属片、银触片等,这些金属零件在加工处理后可能有部分会存在电阻不良的问题,为保证产品质量,必须对这些零件进行分拣、挑选,而且,由于生产量大,必须连续不间断地对直条状金属零件进行分选和包装,但传统技术大多依靠人工将金属零件逐个排序、手工分拣、再逐个手工上检测仪检测,这一后续工序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由于分拣效率低下,往往耽误了产品的包装发货时间,影响了生产效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可实现条状金属零件自动有序排列、结构简单、挑拣的准确率比较高、处理效率高的用于直条状金属零件的自动分选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直条状金属零件的自动分选检测装置,包括有放置直条状金属零件的放置盘、电阻检测机构、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盘设有振动器,且放置盘的出口处连接有缩窄导向的输送带,输送带延伸连接至电阻检测机构,输送带经过电阻检测机构的气动压力触点后,再延伸至零件包装机构。通过振动器的振动,可使放置盘内的直条状金属零件相互碰撞而自动整理,并由缩窄导向的输送带顺序排列导出,实现自动检测。
进一步地,所述放置盘出口处的缩窄导向的输送带局部设计成螺旋渐开线形。如此设计,是为了使放置盘内的直条状金属零件进入输送带后更快捷、更高效的自动整理排列整齐。
为了避免、减少排列不规范零件对后续检测工作的影响,在螺旋渐开线形输送带上设置有检测排列不规范零件的扫描感应器。且输送带上对应所述扫描感应器的旁侧设有用于导出排列不规范零件的导出口及不规范零件收集盘。以便零件都能规范地经过下一工序的电阻检测机构,从而提高分选效率。
所述电阻检测机构在气动压力触点后还设有不合格零件阻隔器,而在对应的输送带旁设有不合格零件收集盘。检测后,通过简单的电气控制,可将电阻性能不合格的零件及时分拣剔除,大大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保证了零件的质量。为了既提高效率又降低成本,所述扫描感应器为红外线感应器,通过红外线扫描直条状金属零件表面形成的标记来判断零件在输送带上是否排列规范。
这样的设计,当成堆杂乱的直条状金属零件通过本装置时,可以实现自动整理排序、逐个有序进入检测位置,通过电气控制将不合格零件分开、剔出,同时将检测合格的零件收集包装,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流程实现自动化,而且分拣、判断的准确率比较高,可以大大提高直条状金属零件的挑选速度,而且还可以降低劳动强度,减少劳动力,降低劳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本实施例的分选检测装置主要由放置直条状金属零件的放置盘1、输送带2、扫描感应器3、不规范零件收集盘4、电阻检测仪5、不合格零件收集盘6、零件包装机构7组成,图1中箭头所示为直条状金属零件的输送运动方向。
输送带2将放置盘1、扫描感应器3、不规范零件收集盘4、电阻检测仪5、不合格零件收集盘6、零件包装机构7顺序连接成一个整体,且输送带2分为平直段和螺旋渐开线段21,平直段输送带2主要布置于不规范零件收集盘4至电阻检测仪5至零件包装机构7之间,而螺旋渐开线段21输送带则布置于放置盘1至扫描感应器3之间。放置盘1内设有振动器,且放置盘1的出口处11连接有缩窄导向的呈螺旋渐开线段21输送带,在螺旋渐开线段21输送带的末端设置有红外线扫描感应器3,扫描感应器3的旁侧设有用于导出排列不规范零件的导出口22及不规范零件收集盘4。电阻检测仪5为常规设备,其上设有对输送经过的直条状金属零件逐一进行电阻检测的气动压力触点51,另外还增设了不合格零件阻隔器52,而在对应的输送带2旁设有不合格零件收集盘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通宝精密合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佛山通宝精密合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071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