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型高效烟气除尘脱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06844.7 | 申请日: | 2013-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04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韩冰;陈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中电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B01D53/50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陈建和 |
地址: | 211102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型 高效 烟气 除尘 脱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小型高效烟气除尘脱硫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因燃煤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急剧增加,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是大气污染的主要物质。据统计我国每年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约为770万t和2400万t,然而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是形成“酸雨”和“酸雾”的主要原因之一,氮氧化物与碳氢化合物结合形成光化学烟雾,所以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污染带来的后果严重危及人体健康,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损害。我国每年因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及形成酸雨造成损失达1100亿元,其损失约占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7%~8%。目前国内的烟气除尘脱硫处理基本上是湿法除尘脱硫同时进行,这种工艺脱硫效率不高,除尘效果也不稳定,效果难以达到国家标准要求,还存在投资占地过大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小型高效烟气除尘脱硫装置,适于解决现有脱硫装置运行效果不稳定,投资大问题的需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小型高效烟气除尘脱硫装置,包括:加压风机1、脱硫剂给料器2、进气管道4、导气管5、脱硫器6、烟尘排出口7、烟气出口管8、除尘器9、吸水层10、喷头11、出水管14、过滤膜12,加压风机1出气口连接于烟气进气管道4上,脱硫剂给料器连接于进气管道前端,并连接于加压风机1后;烟气进气口3连接于进气管道4前端,连接于加压风机1后、脱硫剂给料器2前,进气管道4末端接入脱硫器6上部,烟尘排出口7安装于脱硫器6底端斗底处,导气管5安装于脱硫器6顶端中心,并与脱硫后的进气口13连接,进气口13接入除尘器9,除尘器底端设置有出水管14,除尘器9内在脱硫后的进气口13上部,安装二层以上喷头11和过滤膜12,喷头和过滤膜上部为喷头及吸水层,在吸水层上部为除尘器9的顶端,除尘器9的顶端安装烟气出口管8,处理后的废气在烟气出口管8排放或接入后续工艺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的脱硫器底部设有烟尘排出口。
进一步的,所述的脱硫后的进气口呈锥形,锥尖方向为布气方向,距离除尘器底部0.5-1.0m。
进一步的,所述脱硫后的进气口的前端锥形,其尖端布气流速为10-20m/s。
进一步的,所述的喷头呈层状分布,最少为一层,距离脱硫后的进气口0.8-2.5m。
进一步的,所述的过滤膜呈层状分布,最少为一层,距离喷头0.1-0.5m。
进一步的,所述的吸水层呈层状分布,最少为一层,距离喷头0.1-0.5m,距离除尘器顶端0.5-1.5m。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可以提高气液传递动力,加快脱硫反应的速度,提高设备脱硫效率,提高除尘效率,稳定除尘效果,同时还可以减少水和脱硫剂的使用量,达到最佳的除尘脱硫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1是一种小型高效的烟气除尘脱硫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加压风机1、脱硫剂给料器2、烟气进口3、烟气进气管4、导气管5、脱硫器6、烟尘排出口7、烟气出口管8、除尘器9、吸水层10、喷头11、过滤膜12、脱硫后的进气口13、出水管1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举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说明如下。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例,加压风机1出气口连接于烟气进气管道4上,脱硫剂给料器2连接于进气管道4前端,并连接于加压风机1后;烟气进气口3连接于进气管道4前端,连接于加压风机1后、脱硫剂给料器2前,进气管道4末端接入脱硫器6上部,烟尘排出口4安装于脱硫器6底端斗底处,导气管5安装于脱硫器6顶端中心,并与脱硫后的进气口13连接,进气口13接入除尘器9,除尘器9底端设置有出水管14,除尘器9内,在脱硫后的进气口13上部,顺序安装喷头11,过滤膜12,喷头11,过滤膜12(二层喷头11和过滤膜12),再安装喷头11及吸水层10,在吸水层上部为除尘器9的顶端,除尘器9的顶端安装烟气出口管8,处理后的废气在烟气出口管8排放或接入后续工艺单元。
烟气进气管4最好以与水平成30-50度的角度连接至脱硫器的上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中电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中电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068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物滴滤塔废气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尾矿固液分离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