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装配式多层砖混加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06829.2 | 申请日: | 2013-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940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董有;鞠树森;赵恩平;谢建明;万兆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筑福国际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E04B1/9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配式 多层 加固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配式多层砖混加固结构,属于抗震加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多层砖混结构房屋是我国既有建筑中的主要结构形式,约占民用建筑的百分之六十以上。然而,由于砖混结构的基本材料及连接方式决定了脆性性质,变形能力小,抗震性能差,在历次地震中震害严重。因此,砖混结构抗震加固理论和技术研究是当今结构工程学科研究的重要课题。特别是当前全国正在实施对老旧住宅进行抗震鉴定、安全节能综合改造。迫切需要研究安全、经济、节能、环保、有明显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砖混结构老旧住宅抗震加固方法。对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保证后续安全使用,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有重要的意义及工程应用价值。
对既有砌体结构房屋进行抗震加固,通常采用外墙增设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圈梁、内横墙加钢拉杆的加固方法,俗称捆绑式抗震加固方法。经多次地震验证,此方法是安全可靠的,明显的提高了结构的延性,增强了结构的抗倒塌能力。但该方法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施工工序复杂,工期较长,且现场湿作业较多等。如果用薄壁钢管混凝土构造柱、槽钢圈梁,内横墙用扁钢拉杆低预应力度张拉加固方法(简称装配式综合加固技术)。有效的改进了原加固法的缺欠,提高了施工速度,增加了结构的安全性,对进一步研究和实践既有砖混结构房屋抗震加固和老旧住宅的综合改造,完善改进抗震加固方法有很大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装配式多层砖混加固结构,是一种针对多层砖混结构的装配式综合加固方法,其对原多层砖混结构采用外墙增设槽钢圈梁、薄壁方钢混凝土构造柱、内横墙加扁钢拉杆,并用低预应力度张拉的抗震加固方法。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装配式多层砖混加固结构,包括原多层砖混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薄壁方钢混凝土构造柱、槽钢圈梁以及扁钢拉杆,所述薄壁方钢混凝土构造柱设置于原多层砖混结构外纵墙及山墙外侧以及纵、横墙相交交点处,薄壁方钢混凝土构造柱下部设置有构造柱基础,所述构造柱基础包括下部的砼底座以及上部的现浇混凝土柱墩,所述现浇混凝土柱墩与薄壁方钢混凝土构造柱通过构造柱底板螺栓连接,所述砼底座与原多层砖混结构的原基础连接为一体;所述薄壁方钢混凝土构造柱沿层高布置有槽钢圈梁,所述薄壁方钢混凝土构造柱与所述槽钢圈梁通过外加隔板支撑梁螺栓连接在一起;原多层砖混结构内横墙上设置有预应力扁钢拉杆。
所述薄壁方钢混凝土构造柱为方形钢管内灌注有豆石混凝土。
所述槽钢圈梁为普通热轧型钢16a,内部灌注有豆石混凝土。
所述现浇混凝土柱墩截面尺寸为500×350mm,内部配置有四根Φ16钢筋。
所述构造柱底板尺寸为长×宽×厚=300mm×400mm×10mm。
所述外加隔板支撑梁尺寸为长×宽×厚=400mm×250mm×8mm。
所述薄壁方钢混凝土构造柱和槽钢圈梁均与原多层砖混结构的墙体锚固。
所述槽钢圈梁内灌注有混凝土。
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不仅加快了施工进度,缩短了工期,使工程量减少,而且降低了工程造价。同时本实用新型的薄壁方钢混凝土构造柱和槽钢圈梁均为新型组合材料结构,具有承载力高,耗能性强,延性好的特点,且外形规则便于梁柱连接,易于设计为装配式结构,同时具备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综合优点,克服了钢结构压弯构件易产生屈曲失稳破坏。
附图说明
图1钢管混凝土构造柱柱脚构造及柱基础处理示意图;
图2钢管混凝土构造柱与砖墙的拉结示意图;
图3槽钢圈梁与砖墙的拉结示意图;
图4钢管混凝土构造柱与槽钢圈梁的连接示意图;
图5隔板与柱连接示意图。
图中,1:薄壁方钢混凝土构造柱;2:翼板;3:柱墩;4:构造柱底板;5:砼底座;6:预埋螺栓;7:M10螺栓;8:耳板;9:砖墙;10:原基础;11:槽钢圈梁;12:外加隔板支撑梁。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装配式多层砖混加固结构,其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筑福国际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筑福国际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068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