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型插秧机秧箱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06744.4 | 申请日: | 2013-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239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孙克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博沃发动机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C11/02 | 分类号: | A01C11/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张小晓 |
地址: | 40152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型 插秧机 安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型插秧机秧箱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CN201957435U中公开了一种小型的电动插秧机,包括拖板、传动臂、插秧臂、机架、移箱轴、拉杆总成、秧箱,机架固定在拖板上,在机架上设有直流电机、蓄电池,直流电机通过传动箱带动分插秧机构、移箱轴、送秧机构运动。这种结构中,秧盘与机架固定连接,因此秧苗只能放置在秧箱与插秧臂正对的部位,这不能重复利用秧箱的面积,导致秧箱上只能放置较少的秧苗,插秧机工作效率低。
另一方面,秧箱整体上包括两部分,一是上部的弧形段,二是下部的直线段。秧箱的弧形段与机架固定连接,直线段的下部与传动臂固定连接,因此秧箱在弧形段安装点制造精度不易保证,并且插秧机工作时,也将产生较大振动,不利于准确送秧,可靠性也低。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可使秧箱放置更多秧苗的小型插秧机秧箱安装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可使秧箱放置更多秧苗的小型插秧机秧箱安装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小型插秧机秧箱安装结构,包括机架和秧箱;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移箱轴;所述秧箱包括上下一体的弧形段和直线段;所述移箱轴上设置有彼此相交的第一螺旋槽和第二螺旋槽;所述第一螺旋槽和第二螺旋槽内配合有移箱滑套;所述移箱滑套与所述秧箱固定连接;所述秧箱的上部和下部均与所述机架以可滚动或移动的方式相连。
为简化秧箱与移箱滑套的连接结构,所述移箱滑套过连接块与所述秧箱固定连接。
为简化结构,并保证秧箱结构具有较好的运动平稳性,所述机架包括左支承臂和右支承臂;所述左支承臂和右支承臂的中部通过下横梁连接为整体,上端末固定有上横杆;所述上横杆上固定有秧箱调节支承板;所述秧箱调节支承板上固定有苗箱辊;
所述左支承臂在所述下横杆的下方一体设置有向后延伸的左后支承臂;所述右支承臂上设置有结构和位置与所述左后支承臂对称的右后支承臂;所述左后支承臂和右后支承臂的末端固定有秧箱移箱导轨;
所述秧箱的上部固定有与所述苗箱辊配合的导轨横梁,下部设置有与所述秧箱移箱导轨配合的秧箱滚轮。
为降低秧箱振动,并便于制造和安装,所述导轨横梁设置于所述直线段上,且与所述弧形段的距离为35-4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便于制造安装,并且工作时运动平稳、振动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中I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型新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插秧机传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小型插秧机秧箱安装结构,包括机架1和秧箱2,机架1上设置有移箱轴4,秧箱2包括上下一体的弧形段2a和直线段2b。
移箱轴4上设置有彼此相交的第一螺旋槽4a和第二螺旋槽4b,第一螺旋槽4a和第二螺旋槽4b内配合有移箱滑套5,移箱滑套5过连接块3与秧箱2固定连接。
机架1包括左支承臂1a和右支承臂1b,左支承臂1a和右支承臂1b的中部通过下横梁1c连接为整体,上端末固定有上横杆1d。上横杆1d上固定有秧箱调节支承板6,秧箱调节支承板6上固定有苗箱辊7。
左支承臂1a在下横杆1c的下方一体设置有向后延伸的左后支承臂1e,右支承臂1b上设置有结构和位置与左后支承臂1e对称的右后支承臂1f,左后支承臂1e和右后支承臂1f的末端固定有秧箱移箱导轨8。
秧箱2的上部固定有与苗箱辊7配合的导轨横梁9,下部设置有与秧箱移箱导轨8配合的秧箱滚轮10。
导轨横梁9设置于直线段2b上,且与弧形段2a的距离D为37mm,从而减小秧箱振动,并便于安装制造。D值越大,秧箱的振动越大,D值越小,安装制造越不易。更重要的是,D值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可使秧箱安装好后,其与水平面的夹角θ在45-55°这一区间,从而保证较为理想的送秧角度。
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距离D也可取35-40mm之间的其他值,以达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博沃发动机配件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博沃发动机配件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067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