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立体式车库的载车板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06372.5 | 申请日: | 2013-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210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林国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澳琪同济停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6/00 | 分类号: | E04H6/00;E04H6/22;E04H6/34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胡根良 |
地址: | 313100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吕***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体 车库 载车板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立体式车库领域,特别是一种立体式车库的载车板组件。
背景技术
各种类型的立体式停车设备一般采用载车板承载车辆,并通过移动载车板实现车辆的升降、横移等,为保证车辆在移动的过程中安全、可靠,立体式车库对载车板的刚度和强度要求非常高,如果刚度和强度不够,载车板将有可能在车辆的重压下变形,最终导致立体式车库或车辆的损坏。目前载车板主要使用一体成形的花纹板,这种载车板的承重能力较强,但是自身重量很大,运输不便,且成形较为困难,耗费的材料很多,因而成本很高。一种新的载车板由多块载车板组件组合拼装而成,但是这种载车板无法像花纹板一样为驶入的车辆提供足够的摩擦力,一种解决方案是在载车板组件表面安装橡胶制物,但是成本居高不小,与花纹板相比的成本优势不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达到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立体式车库的载车板组件,拼接成的载车板在车辆驶入时与车胎间的摩擦力较大,且成本较低。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立体式车库的载车板组件,包括板体,板体上设有相互平行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板体上还设有至少一条摩擦棱,摩擦棱由板体向上弯折凸起形成,摩擦棱平行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并自板体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摩擦棱由两个侧边组成,两个侧边的上端连接,两个侧边的下端分别与板体连接,两个侧边所在平面与板体所在平面之间的锐角夹角相等,两个侧边的下表面形成夹角θ,60°≤θ≤120°。圆弧或缓坡形的摩擦棱难以提供足够的摩擦力,而形状复杂的摩擦棱则增大了成本,折角的摩擦棱成形容易成本低,且能提供足够的摩擦力。摩擦棱折角的角度过小则会对车辆的轮胎造成损害,角度过大则无法提供足够的摩擦力,60°-120°折角的摩擦棱较为合适。
进一步的,两个侧边的上表面圆角过渡。避免摩擦棱损坏车胎。
进一步的,所述摩擦棱凸起于板体表面的高度不低于8mm且不高于12mm。高度过低的摩擦棱摩擦力不够,高度过高的摩擦棱车辆难以驶过,高8-12mm的摩擦棱较为合适。
进一步的,所述板体上沿板体宽度方向等间隔依次设有第一摩擦棱、第二摩擦棱和第三摩擦棱。
进一步的,第一摩擦棱的与所述第一侧板的间距等于第三摩擦棱的与所述第二侧板的间距,且第一摩擦棱的与第一侧板的间距为相邻摩擦棱间距的一半。多块载车板组件拼接后,各摩擦棱依然等距排列,保持车辆驶入时摩擦力和震动基本不变,防止因摩擦力的突然变化引起的事故。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由载车板组件的板体弯折凸起形成摩擦棱,加工容易、成本低廉,且能够提供足够的摩擦力,而具有弯折形成的摩擦棱使得载车板组件的承重能力进一步上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载车板组件的局部主视图;
图2为图1中A-A的剖视图;
图3为两块图2所示载车板组件连接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载车板组件的局部后视图;
图5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载车板组件组成的载车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
一种立体式车库的载车板组件,包括板体30,板体30设有垂直于板体30的第一侧板11和垂直于板体30的第二侧板21,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21设于板体30下侧。第一侧板11于末端沿靠拢第二侧板21的方向以直角弯折形成第一安装部12,第二侧板21于末端沿远离第一侧板11的方向以直角弯折形成第二安装部22,第二安装部22的末端直角弯折形成的档板24,这种挡板作为载车板组件的一部分成形容易、成本低,挡板24与第二侧板位21于第二安装部22的同一侧。第一安装部12上设有数个第一安装孔13,第二安装部22上与第一安装孔13的对应位置设有第二安装孔23,第二安装孔23的数量与第一安装孔13的数量相同。第一安装孔13、第二安装孔23均为长腰圆孔,且长腰圆孔的腰平行于板体30的长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澳琪同济停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澳琪同济停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063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层车位停车自动升降装置
- 下一篇:移动更衣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