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胶体电池底部防短路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406338.8 | 申请日: | 2013-07-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63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方明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能集团江苏特种电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2/18 | 分类号: | H01M2/18 |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 代理人: | 张丽 |
| 地址: | 2236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胶体 电池 底部 短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胶体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胶体电池底部防短路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胶体电池大多采用的是PVC或PE等复合型片式隔板,质地较硬,不像常规电池的AGM隔板在包片时可以从极板底部折叠一周包满正极板或者负极板,同时此类PVC或PE隔板不像AGM隔板吸附酸液,为了留出电池内部的酸液空间,因此PVC或PE隔板表面是波纹型,所以电池都是松装配,这样可以在电池内部加上富余的胶体电解质。松装配的电池随着充放电次数的增加,正极板活性物质会加快软化并脱落,造成电池底部正负极板短路,导致电池寿命的终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胶体电池底部防短路结构,此结构简单,实现极群紧密装配,有效防止因正极活性物质的脱落而导致短路,保证了电池的品质,延长了电池的寿命。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胶体电池底部防短路结构,包括安放在电池槽内的极群,所述极群由正极板、隔板、负极板依次间隔排布组成,所述电池槽内底部设有防短路垫,防短路垫端面呈连续凹凸状,隔板插入凹槽内,凹槽间距与正极板、负极板厚度等同。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凹槽上开口呈喇叭状,上开口宽度等同隔板厚度。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凹槽深度为2~4mm。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极群及防短路垫外侧包有塑料薄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优点:
本实用新型由于隔板插入防短路垫凹槽里,极群及防短路垫外侧包有塑料薄膜,结构简单,实现极群紧密装配,有效防止因正极活性物质的脱落而导致短路,保证了电池的品质,延长了电池的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安放在电池槽1内的极群2,所述极群2由正极板21、隔板23、负极板22依次间隔排布组成,所述电池槽1内底部设有防短路垫3,防短路垫3端面呈连续凹凸状,隔板23插入凹槽31内,凹槽31间距与正极板21、负极板22厚度等同。
所述凹槽31上开口呈喇叭状,上开口宽度等同隔板23厚度;所述凹槽31深度为2~4mm。
所述极群2及防短路垫3外侧包有塑料薄膜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能集团江苏特种电源有限公司,未经天能集团江苏特种电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063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