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裸眼水平井热采大通径高强度耐冲蚀复合筛管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05588.X | 申请日: | 2013-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837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陈刚;张锡娟;魏庆彩;马丁;王东;李鹏;高雪峰;孙德旭;杨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43/08 | 分类号: | E21B43/08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4 | 代理人: | 董庆田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裸眼 水平 井热采 大通 强度 冲蚀 复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开发井裸眼砾石充填防砂筛管,具体地说是裸眼水平井热采大通径高强度耐冲蚀复合筛管。
背景技术
传统的裸眼防砂筛管,由中心管和过滤层构成。这种结构的筛管在石油工业防砂工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同时存在如下缺点或不足: 1、过滤层抗压强度低。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过滤层的内外压差大,使过滤层容易刺穿损坏,特别是在稠油热采多伦次注汽井中。2、由于结构为单层过滤,故而容易堵塞,导致生产周期短。3、耐冲蚀、耐腐蚀、耐高温和抗冲刷能力低,从而导致使用寿命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裸眼水平井热采大通径高强度耐冲蚀复合筛管,可以有效的克服或者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或不足。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裸眼水平井热采大通径高强度耐冲蚀复合筛管,包括由内向外依次组合的中心管、网式挡砂装置、绕丝自洁过滤装置、冲压式外保护过滤装置,所述中心管上、冲压式外保护过滤装置、绕丝自洁过滤装置、网式挡砂装置均布有过流孔,由筛管外侧进入中心管内腔的过流液体依次穿过上述各装置的过流孔。
所述网式挡砂装置的过流孔处设有进入中心管的专用通道,绕丝自洁过滤装置过流孔为设有呈梯形状结构的缝隙,冲压式外保护过滤装置表面过流孔处设有均匀密布的长方桥型侧流槽。
所述冲压式外保护过滤装置、绕丝自洁过滤装置和网式挡砂装置的两端部分别由压帽和下压帽与中心管密封固定在一起。
所述压帽的上部安装有前挡环,前挡环的端部与前焊帽连接,前焊帽与中心管固定焊接在一起。
所述下压帽的端部安装有伸缩保护装置,伸缩保护装置与中心管固定焊接在一起。
所述中心管的一端设有连接螺纹,另一端连接安装有直流式扶正器和套管接箍。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过滤挡砂装置配合砾石充填可实现地层砂有效阻挡,地层砂通过阻挡后能在近井地带及筛管周围形成有效的多级挡砂屏障,从而提高裸眼水平井防砂效果;
2、绕丝自洁过滤装置采用不锈钢梯形钢丝焊接结构,增加了筛管强度和承压能力,整体具有强度高、耐冲蚀、耐高温的特点,能够较好的解决裸眼水平井稠油热采井的开发;
3、网式挡砂装置的设置,采用了国内最优筛网排布方式,满足了滤网自身挡砂精度的要求,增强了筛管在不同油藏物性下的适用性;
4、中心管可根据客户要求采用耐高温、高压的套管材质,能够满足热采需求,其过流孔交错分布,满足了过流需要,有效的避免了地层油气流对滤砂管的直接冲蚀,延长了其使用寿命,延长了油井免修期,提高了油井利用率,增加了产量,降低了生产成本,保证了中心管的强度;
5、冲压式外保护过滤装置的表面设有长方桥型孔,孔型为长方梯形侧缝。避免了过流液体对网式挡砂装置的冲损,有效的保护了过滤层;
6、综合了绕丝砾石充填挡砂和网式滤砂管直接挡砂双重效果,同时提高了复合筛管在裸眼水平井复杂井况下的适应性,可满足不同裸眼水平井开采工艺要求,将油砂有效分离,特别适宜于各种完井的裸眼水平井注汽热采工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裸眼水平井热采大通径高强度耐冲蚀复合筛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中心管1、前焊帽2、前挡环3、压帽4、冲压式外保护过滤装置5、绕丝自洁过滤装置6、网式挡砂装置7、过流孔8、下压帽9、伸缩式保护装置10、直流式扶正器11、套管接箍12。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配合附图说明如下,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0558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