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以把倒伏的玉米扶起的扶倒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03665.8 | 申请日: | 2013-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72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王铁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铁军 |
主分类号: | A01D65/02 | 分类号: | A01D65/02;A01D4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4101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以 倒伏 玉米 扶起 扶倒器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农业机械设备,是一种能将倒伏玉米秸秆扶起可正常收割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玉米收割机收割玉米,虽然能把倒伏的玉米收割起来,但收割率不高,不能完全把玉米,甚至倒伏的玉米收割起来,收割率在60%,而余下的40%仍然收割不起来,这样收割机收割完后,还需人工再进行复收,既浪费人力,又浪费时间。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可把倒伏的玉米扶起的扶倒器,通过安装在扶倒器上的拨禾链将倒伏玉米扶起来,进行正常收割,这样免了用人工再次进行收割,既节省时间,人力,又提高了收割率,而且不影响站立玉米的收割。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扶倒器包括割台尖、连接架,拨禾轮、拨禾链,链子轮,六菱钢,轴承架,在原玉米割台的割台尖内设有连接架,在连接架上设有前拨禾轮、后拨禾轮,在前拨禾轮和后拨禾轮上设有拨禾链,在后拨禾轮上设有第一链子轮,在割台尖的下方设有用链条连接的第二链子轮,在第二链子轮中心处设有第一六菱钢,在第一六菱钢上设有第一轴承架,在第一轴承架上设有第一轴承座,在第一六菱钢的第二轴承座与第三轴承座的中间设有第三链子轮,在第二六菱钢的两端设有第四轴承座、第五轴承座,在第四轴承座、第五轴承座中间设有第四链子轮和第一齿轮,在第三 六菱钢上设有第二齿轮,使用时,第三六菱钢转动时带动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对转,带动第一齿轮内的第二六菱钢转动,第二六菱钢转动带动第四链子轮通过第二链条使第三链子轮转动,第三链子轮带动第一六菱钢使第一六菱钢上的第二链子轮也转动,第二链子轮通过第一链条使第一链子轮转动,第一链子轮转动第二拨禾轮也随着转动,第二拨禾轮通过拨禾链带动第一拨禾轮,拨禾链转动就可以将倒伏的玉米扶起正常收割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上述的设计方案,通过齿轮传动,在割台尖上可把倒伏的玉米扶起达到收割的目的,从而提高了收割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中1、前拨禾轮,2、后拨禾轮,3、拨禾链,4、第链子轮,5、的二链子轮,6、第一链条,7、第一六菱钢,8、轴承架,9、第一轴承座,10、轴承,11、第三链子轮,12、第四链子轮,13、第二链条,14、大架子,15、第二六菱钢,16、第一齿轮,17、第二齿轮,18、第三六菱钢,19、连接架,20、割台尖,21、第二轴承座,22、第三轴承座,23、第四轴承座,24、第五轴承座。
具体实施方式
扶倒器包括割台尖20,连接架19,前拨禾轮1,拨禾链3,第一链子轮4,第一六菱钢7,轴承架8,前拨禾轮1、后拨禾轮2是用螺丝固定在连接架19上的,连接架19是焊接在割台尖20上的,拨禾链3是挂接在前拨禾轮1、后拨禾轮2上的,第一链子轮4是焊接在后拨禾轮2上的,第二链子轮5、第三链 子轮11是套装在第一六菱钢7上的,第四链子轮12是套装在第二六菱钢15上的,第一链条6是挂接在链子轮第一4、第二链子轮5上,第二链条13是挂接在第三链子轮11和第四链子轮12上的,轴承架8、第二轴承座21、第三轴承座22、第四轴承座23、第五轴承座24是焊接在大架子14上的,第一轴承座9里装有轴承10,第一轴承座9用螺丝固定在轴承架8上,依次类推,轴承座里装有轴承,轴承座用螺丝固定在轴承架上,第一六菱钢7是套接在第一轴承座9、第二轴承座21、第三轴承座22上用螺丝固定,第二六菱钢15是套接在第四轴承座23、第五轴承座24上用螺丝固定,第一齿轮16、第二齿轮17是套接在第二六菱钢15和第三六菱钢18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铁军,未经王铁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036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确定样品中汞离子浓度的方法
- 下一篇:侦测装置及侦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