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SIM卡读卡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03206.X | 申请日: | 2013-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663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洪施文;周树温;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市美亚柏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7/00 | 分类号: | G06K7/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连耀忠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sim 读卡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读卡器领域,特别是一种可正面安装、使用寿命长的SIM卡读卡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SIM卡读卡器,其主要结构还是利用标准的SIM卡座,基本上是将SIM卡座固定在电路板上,然后将电路板固定在壳体上,这个设计的缺陷就是经常拔插会很明显地缩短其触点使用寿命,而且卡座容易被插坏,另外,对于一些不希望将SIM标准卡从原卡上拆下来即可进行读卡操作的特殊场合,这种SIM卡座的方式则需要满足不了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因经常拔插而缩短其触点使用寿命,且卡座容易被插坏的缺点,提出一种非拔插安装方式、使用寿命长的SIM卡读卡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SIM卡读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壳体、一转接电路板和一上盖,所述壳体顶端开口形成有至少一卡槽,所述转接电路板固定于该壳体上且包括至少一USB接口和若干弹性通信触点,该弹性通信触点位于该卡槽内,所述上盖与壳体为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顶端开口处形成有一大卡槽、一小卡槽和一安装缺口,该小卡槽位于大卡槽内,该安装缺口位于小卡槽内,所述弹性通信触点位于该安装缺口内。
进一步的,所述转接电路板固定于所述壳体底端使得所述弹性通信触点对准所述安装缺口,所述USB接口位于所述壳体侧边。
进一步的,还包括有一下盖,该下盖将所述转接电路板固定于所述壳体底端。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相对所述卡槽一侧还设有若干弹性压片。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SIM卡读卡器,采用正面安装的SIM卡的壳体结构,无需拔插,延长SIM卡的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的SIM卡读卡器,在壳体开口端设置有大卡槽和小卡槽,分别用于容纳SIM原卡和SIM标准卡,满足不同SIM卡使用环境的要求,可直接对SIM原卡进行数据读取;
3、本实用新型的SIM卡读卡器,将转接电路板内嵌于壳体底部,通过下盖封装为一体,整个结构简单小巧,方便实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读SIM原卡时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读SIM标准卡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照图1,一种SIM卡读卡器,包括一壳体1、一上盖2、一下盖3和一转接电路板4,所述壳体1顶端开口且设有一大卡槽11、一小卡槽12和一安装缺口13,该小卡槽12位于大卡槽11内,该安装缺口13位于小卡槽12内。所述转接电路板4固定于该壳体1底部且包括一USB接口42和若干弹性通信触点41,该弹性通信触点41位于该小卡槽12的安装缺13口内。上盖2与壳体1为铰接连接。该下盖3将转接电路板4固定于所述壳体1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转接电路板4固定于所述壳体1底端使得所述弹性通信触点41对准所述安装缺口13,所述USB接口42位于所述壳体1侧边。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2相对所述卡槽一侧还嵌有若干弹性压片21,用于对放置于大卡槽11或小卡槽12内的SIM卡施压,保证其与弹性通信触点41的良好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大卡槽11可容纳SIM原卡5(参照图2),小卡槽12可容纳SIM标准卡6(参照图3)。使用时,将SIM原卡5或SIM标准卡6放入对应卡槽内,而后将上盖2合上,上盖2上的弹性压片21将SIM原卡5或SIM标准卡6压紧,再通过连接USB接口42即可读取SIM标准卡6或SIM原卡5的数据。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市美亚柏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市美亚柏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032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银行客户的身份识别系统
- 下一篇:器件复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