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开关电容式交流-交流变换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403184.7 | 申请日: | 2013-07-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399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 发明(设计)人: | 王忠阁;蔡慧;汪伟;郭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学院 |
| 主分类号: | H02M3/07 | 分类号: | H02M3/07;H02M1/4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关 电容 交流 变换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关电容式交流-交流变换器,属于电力电子变换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交流电能变换通常采用电磁变压器,具有电气隔离、效率高、容量大等优点,但也存在体积大、音频噪声大、谐波污染等缺点,同时传统的电磁变压器满足不了电气电子设备小型化的要求。随着功率技术的发展,功率变换器广泛应用于交流-交流变换,可以将某一频率和幅值的交流电能转换成同一或另一频率和幅值的交流电能,但性能和应用范围受到限制。开关电容变换器是一种典型的无磁性元件变换器,它由电容和一定数量的开关组成,电容作为主要的储能元件,通过开关控制电容的充放电时间,从而实现电能的变换,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无电磁干扰等优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关电容式交流-交流变换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开关电容式交流-交流变换器,其输入端与交流电压源连接,输出端与负载电阻RL连接,主电路由电容C1、C2、C3、功率开关管S1、S2、S3、S4和二极管D11、D12、D21、D22、D31、D32、D41、D42组成,输入电源ui的正极与第一功率开关管S1的漏极连接,第一功率开关管S1的源极与二极管D11的阳极连接,二极管D11的阴极与二极管D12的阳极连接,二极管D12的阴极与第一功率开关管S1的漏极连接,二极管D11的阴极与第二功率开关管S2的漏极连接,第二功率开关管S2的源极与二极管D21的阳极连接,二极管D21的阴极与二极管D22的阳极连接,二极管D22的阴极与第二功率开关管S2的漏极连接,二极管D21的阴极与第三功率开关管D3的漏极连接,第三功率开关管S3的源极与二极管D31的阳极连接,二极管D31的阴极与二极管D32的阳极连接,二极管D32的阴极与第三功率开关管S3的漏极连接,二极管D31的阴极与第四功率开关管S4的漏极连接,第四功率开关管S4的源极与二极管D41的阳极连接,二极管D41的阴极与二极管D42的阳极连接,二极管D42的阴极与第四功率开关管S4的漏极连接,二极管D41的阴极与输入电源ui的负极连接,第一电容C1并联在二极管D11的阴极与二极管D31的阴极两端,第二电容C2并联在第一功率开关管S1的漏极和二极管D21的阴极的两端,第三电容C3并联在二极管D21的阴极与二极管D41的阴极两端,负载电阻RL并联在第三电容C3的两端,驱动电路提供功率开关管的驱动信号分别与各功率开关管的栅极连接。
电路拓扑结构为降压变换器,主电路中各电容两端的电压等于输入电压的1/2,并且不含有直流分量,可以实现固定电压变比1/2。
驱动电路提供驱动功率开关管S1、S2、S3、S4的PWM信号,控制功率开关管的导通与关断,使电路工作在不同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主电路拓扑结构简单,控制简便,降低了生产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学院,未经中国计量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031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