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稳燃锥以及采用稳燃锥制成的节能废气焚烧炉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02885.9 | 申请日: | 2013-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318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山峰;杨秀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秀芬 |
主分类号: | F23G7/06 | 分类号: | F23G7/06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张春;李想 |
地址: | 4670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稳燃锥 以及 采用 制成 节能 废气 焚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焚烧炉,具体涉及一种焚烧炉中能使废气与空气充分接触并燃烧完全的稳燃锥以及采用该稳燃锥制成的节能废气焚烧炉。
背景技术
用焚烧炉处理废气是一种较理想的方法,但现有焚烧炉存在废气燃烧不完全、能耗高、燃烧不完全、环境污染严重、造价高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所用的焚烧炉能耗高、燃烧不完全、环境污染严重、造价高,提供一种废气燃烧完全、造价低、结构简单、易操作,节能并能持续燃烧的稳燃锥以及采用稳燃锥制成的节能废气焚烧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稳燃锥,它是由耐火浇注料制作的下不封口的中空锥体蓄热体,锥角为55°-75°,锥体上开有至少一个通气孔,通气孔的总通透面积为锥体圆面积的45%-55%。
所述的通气孔的孔径从下到上是由大变小的。
所述的耐火浇注料是重质耐火浇注料。
一种采用稳燃锥制成的节能废气焚烧炉,包括炉壳、炉腔以及支撑炉壳的底座,在炉壳上设置有与炉腔相通的废气入口、热气出口和清灰口,所述炉腔内设置有与炉腔同轴的至少一个稳燃锥,在最上方稳燃锥的上方、最下方稳燃锥的下方以及每两个稳燃锥中间各设置一个进风管,在所述清灰口上方设置初次引燃孔。
所述的废气入口设置在炉腔的下部,热气出口设置在废气入口对称侧炉腔的上部,初次引燃孔设置在炉腔底部。
所述的稳燃锥是由耐火浇注料制作的下不封口的中空锥体蓄热体,锥角为55°-75°,锥体上开有至少一个通气孔,通气孔的总通透面积为锥体圆面积的45%-55%。
所述的通气孔的孔径从下到上是由大变小的。
所述的耐火浇注料是重质耐火浇注料。
所述的炉壳包括耐烧层和紧贴耐烧层外部的保温层。
焚烧炉炉腔内设置稳燃锥,解决了蓄热燃烧蓄热体合理放置和可靠放置问题,因本稳燃锥特殊的结构,蓄热体放在炉子中间,稳定可靠,气孔布置合理,废气与空气混合均匀,且与蓄热体接触充分,面积大,因而废气燃烧充分,不论废气是连续进入或断续进入燃烧炉,都能充分燃烧。采用稳燃锥制成的节能废气焚烧炉,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成本低、易操作,从而可减少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稳燃锥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采用稳燃锥制成的节能废气焚烧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稳燃锥,是由耐火浇注料制作的下不封口的中空锥体蓄热体62,锥角为55°-75°,如55°-65°、65°-75°,或者56°、57°、58°、59°等,锥体上开有至少一个通气孔61,通气孔61的总通透面积为锥体圆面积的45%-55%;
所述的通气孔61的孔径从下到上是由大变小的。
所述的耐火浇注料是重质耐火浇注料。
稳燃锥6用于蓄热燃烧的立式窑炉中,解决了蓄热燃烧蓄热体合理放置和可靠放置问题,因本稳燃锥特殊的结构,蓄热体放在炉子中间,稳定可靠,气孔布置合理,废气与空气混合均匀,且与蓄热体接触充分,面积大,因而废气燃烧充分,不论废气是连续进入或断续进入燃烧炉,都能充分燃烧。
如图2所示的一种采用稳燃锥制成的节能废气焚烧炉,包括炉壳4、炉腔12以及支撑炉壳4的底座1,在炉壳4上设置有与炉腔12相通的废气入口11、热气出口9、清灰口2和人孔10,所述炉腔12内设置有与炉腔12同轴的至少一个稳燃锥6,在最上方稳燃锥的上方、最下方稳燃锥的下方以及每两个稳燃锥中间各设置一个进风管5,在所述清灰口2上方设置初次引燃孔3。
所述的废气入口11设置在炉腔12的下部,热气出口9设置在废气入口11对称侧炉腔12的上部,初次引燃孔3设置在炉腔12底部。
所述的稳燃锥6是由耐火浇注料制作的下不封口的中空锥体蓄热体62,锥角为55°-75°,如55°-65°、65°-75°,或者56°、57°、58°、59°等,锥体上开有至少一个通气孔61,通气孔61的总通透面积为锥体圆面积的45%-55%。
所述的通气孔61的孔径从下到上是由大变小的。
所述的耐火浇注料是重质耐火浇注料。
所述的炉壳4包括耐烧层8和紧贴耐烧层8外部的保温层7。
工作时先由初次引燃孔3点火,热量被稳燃锥6吸收,当温度达到废气燃烧温度时,即停止加热,此时废气由废气入口11进入,空气由进风管5进入,废气与空气在炉腔12底部混合,当废气上升遇到第一个有一定温度的稳燃锥时,再与空气混合,燃烧,遇到第二个稳燃锥时再次混合、燃烧。稳燃锥不断被加热,蓄热,保持温度,即形成持续燃烧的状态,不再需要外来热量,保持了炉温,从而达到节能,持续燃烧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秀芬,未经杨秀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028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开门式便携运输配电柜
- 下一篇:一种电动自行车变速检测器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