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承重耐用的平开窗用滑撑铰链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402379.X | 申请日: | 2013-07-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150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 发明(设计)人: | 陈大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澳利坚建筑五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5C17/32 | 分类号: | E05C17/32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温旭 |
| 地址: | 515000 广东省汕头***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承重 耐用 开窗 用滑撑 铰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窗撑,尤其涉及一种承重耐用的平开窗用滑撑铰链。
背景技术
平开窗常用的滑撑铰链是一种由滑轨、滑块、顶部托悬臂、短托悬臂、托悬臂以及长托悬臂组装而成的一种运动机构,滑轨的一端装有导向顶角,对铰链的开启与关闭起导向作用。将一对滑撑安装于平开窗上,当推动窗扇时,窗扇通过安装于窗扇的托悬臂将力传给运动机构,由于滑块可以在滑轨中滑动,因而运动机构在作用力下运动,从而可开启和关闭窗扇。滑撑铰链的滑块上装有调节螺钉,当顺时针转动调节螺钉使其伸出滑块底面时,调节螺钉推动滑块向上压紧滑轨上部的凸缘,从而起到调节摩擦力的作用。
当平开窗用滑撑铰链安装于平开窗使用时主要有以下一些缺点:1、当窗扇打开时,安装于窗扇底端的滑撑铰链的托悬臂尤其是第一托悬臂在窗扇重力作用下向下弯曲或倾斜,随着窗扇启闭次数的增加,第一托悬臂下弯曲或倾斜的程度会越来越重,导致短托悬臂与窗框或滑轨发生接触性摩擦,窗扇启闭会越来越吃力,最终因阻力太大而无法启闭或因磨损而损坏;2、第二托悬臂与第三托悬臂之间在窗扇启闭过程中相互摩擦,既影响美观,又缩短了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承重耐用的平开窗用滑撑铰链。可增加托悬臂的抗弯曲的能力,并减少托悬臂的窗扇启闭过程中的相互摩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承重耐用的平开窗用滑撑铰链,包括滑轨、滑动组件及托悬臂组件;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滑块及滑动支撑垫片,所述托悬臂组件包括第一托悬臂、第二托悬臂、第三托悬臂、顶部托悬臂及尼龙套垫;
所述滑块滑动装配于所述滑轨内,所述滑动支撑垫片顶部为长方形的平垫,底部为滑动装配于所述滑轨内的支撑导正块,所述平垫延伸出所述支撑导正块且设置铰接孔,所述第一托悬臂头端通过所述平垫与所述滑块铰接,所述支撑导正块底部具有让位缺口槽;
所述第二托悬臂头端与所述滑块铰接,末端套装所述尼龙套垫并与所述第三托悬臂中部铰接;所述第三托悬臂头端与所述滑轨末端铰接,末端与所述顶部托悬臂中部铰接;所述顶部托悬臂头端与所述第一托悬臂末端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滑块为内镶不锈钢的工程塑料滑块。
更进一步地,所述滑块设置有螺孔,所述螺孔装配有调节螺钉。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托悬臂尾端向上折起,使其头端与尾端的两个铰接孔处于不同的平行面。
更进一步地,所述折起的尾端与头端之间的侧边设置有加强筋。
进一步地,所述尼龙套垫为长方形孔的筒状物,其封闭一端为与所述第二托悬臂的端部形状相匹配的圆弧形,且封闭端的两面具有与所述托悬臂上相一致的铰接孔。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滑轨头端上的导向顶角,所述导向顶角具有所述滑轨头端固定的固定台面,所述固定台面上具有上凸起的压型槽。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滑动支撑垫片覆盖在滑块装配第一托悬臂,使活动支撑垫片在跟随滑块滑动的同时,既可增加第一托悬臂的支撑受力面积,进一步强其在窗扇重力作用下抗弯曲下倾能力,又可进一步隔离该托悬臂与滑轨之间的摩擦,使滑撑铰链启闭轻松自如、耐用。第二托悬臂与第三托悬臂铰接间设置尼龙套垫,可避免第二托悬臂与第三托悬臂之间在窗扇启闭过程中相互摩擦,使产品美观耐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承重耐用的平开窗用滑撑铰链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承重耐用的平开窗用滑撑铰链所用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滑块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滑动支撑垫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滑动支撑垫片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滑动组件及第一、第二托悬臂装配于滑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尼龙套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尼龙套垫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尼龙套垫装配于第二、第二托悬臂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导向顶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总装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参照图1所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澳利坚建筑五金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澳利坚建筑五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0237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排球垫球护套
- 下一篇:一种用于叉车的集成式蓄电池拉取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