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轨抗滑桩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02373.2 | 申请日: | 2013-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67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徐年丰;刘加龙;闵征辉;邹德兵;雷辉光;赵斌;郭志华;卢增木;施华堂;樊少鹏;黄小艳;胡惊涛;肖碧;刘权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36 | 分类号: | E02D5/36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陈家安 |
地址: | 430015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轨 抗滑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铁路工程、公路工程等领域滑坡治理工程,具体地指一种钢轨抗滑桩。
背景技术
在滑坡治理中,钢筋混凝土抗滑桩被广泛使用,成为一种直接有效的手段。但由于配筋率和钢筋抗拉强度(一般采用Ⅲ级钢,设计抗拉强度为360MPa)的限制,抗滑桩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采用抗拉强度高(>500MPa)、抗弯性能好(工字型截面)的钢轨替代抗滑桩纵向受力钢筋,可形成一种抗滑能力强、工程费用省、施工简便的钢轨钢筋混凝土抗滑桩(简称钢轨抗滑桩),但在应用中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1)钢轨表面是光滑的,类似于光圆钢筋(光圆钢筋用作箍筋,一般不用作受力钢筋),与混凝土握裹力不足,受荷后钢轨与混凝土可能脱开,发生“抽芯”现象。
(2)在铁路上,鱼尾板主要起的是导向的作用,两根钢轨通过鱼尾板夹紧使其对准连接,制止轨端错位以防火车出轨。为适应钢轨因温度变化而引起的伸缩,在钢轨轨腰和鱼尾板上有大于螺栓直径的孔眼,以使螺栓在孔眼里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在钢轨接头处也留有间隙。鱼尾板连接相当于“铰接”,而钢轨抗滑桩中的钢轨要求采用刚性连接。
(3)鱼尾板材质为球墨铸铁或Q235(抗拉强度210MPa),强度低。在大型滑坡治理中,滑坡推力大,滑面深,钢轨标准长度为12.5m或25m,超过标准长度钢轨须接长,鱼尾板抗拉强度、截面积均比钢轨小,钢轨连接处是机械强度的薄弱处,不符合抗滑桩中钢轨需要等强连接的要求。
综上所述,目前钢轨抗滑桩应用中存在钢轨与混凝土握裹力不足、连接刚度不够(类似于铰接)且连接处强度低,需研究一种简单牢靠、经济适用的施工工艺,以便在滑坡治理中推广抗滑能力强、工程费用省的钢轨抗滑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目前钢轨抗滑桩应用中存在钢轨与混凝土握裹力不足、连接刚度不够(类似于铰接)且连接处强度低,提供一种简单可靠、经济适用的钢轨制安工艺来提高钢轨与混凝土握裹力及钢轨连接的可靠性,以便在大型滑坡治理中推广抗滑能力强、工程费用省的钢轨抗滑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钢轨抗滑桩,包括在桩井内的钢轨笼和由混凝土浇筑的桩芯,所述钢轨笼由布置于抗滑桩受拉侧的多条纵向钢轨、抗滑桩受压侧及两侧面竖直布置的分布筋和沿水平方向布置的矩形箍筋组成;所述纵向钢轨和分布筋沿桩井深度方向间隔布置多条,所述矩形箍筋设置两肢且部分重叠布置,所述矩形箍筋分别与纵向钢轨和分布筋连接形成一个整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钢轨表面上加固有多条加糙钢筋;所述加糙钢筋包括第一加糙钢筋、第二加糙钢筋和第三加糙钢筋,所述第一加糙钢筋沿钢轨轨顶宽度方向布置,第二加糙钢筋沿钢轨高度方向布置,第三加糙钢筋沿钢轨轨底宽度方向布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加糙钢筋在纵向钢轨表面沿纵向钢轨长度方向每50cm~200cm处焊接固定;所述加糙钢筋长度为5cm~30cm,加糙钢筋直径为18mm~28mm。
进一步地,在桩井内沿其深度方向每5~8m设有水平方向布置的横向钢轨,所述横向钢轨上按纵向钢轨的间距及宽度设有把纵向钢轨卡在横向钢轨内的缺口。
更进一步地,所述加糙钢筋与纵向钢轨固定连接采用连续闪光焊接;所述加糙焊接的焊条为铁路钢轨专用KD系列焊条。
进一步地,在桩井井壁内沿同一直线首尾连接的纵向钢轨之间 设有钢轨连接器,所述钢轨连接器包括两块长条形钢轨连接板,沿所述钢轨连接板长轴设有多个孔眼,还包括有连接螺栓和紧固螺母;所述钢轨连接板包括连接曲面和平面,所述连接曲面与钢轨轨腰的凹陷曲面紧密贴合;所述平面与钢轨轨顶外侧切面齐平。
进一步地,所述平面和紧固螺母之间还设有垫片。
进一步地,所述钢轨连接板厚度为2cm~10cm,长度为50cm~120cm。
进一步地,所述钢轨连接器为高强钢。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钢轨抗滑桩的钢轨加糙工艺,简单易行、经济适用,可有效解决钢轨与混凝土握裹力不足的问题,防止受荷后钢轨与混凝土脱开,发生“抽芯”现象,解决了钢轨抗滑桩工程应用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2)钢轨连接器施工简单快捷、连接牢固可靠,且连接刚度大,符合钢轨抗滑桩中钢轨刚性连接的要求。
(3)钢轨连接器选用高强材质,接头处机械强度与不小于钢轨本身,符合钢轨抗滑桩等强连接的要求,解决了钢轨抗滑桩中钢轨鱼尾板连接存在的弱面问题,有利于钢轨抗滑桩的推广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023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