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燕窝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02340.8 | 申请日: | 2013-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692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魏颐凊;崔国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31/14 | 分类号: | A01K3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侯蔚寰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燕窝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境保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燕窝房。
背景技术
鸟类和蝙蝠都以昆虫为食,每天能够消灭大量害虫,对城市绿地养护和环境卫生控制十分有益。燕科和雨燕科等鸟类中,家燕、金腰燕、楼燕等鸟类自己衔泥筑巢,巢址一般位于屋内檐下。现代城市中,大量斗拱建筑被拆除,火柴盒式高层建筑遍布,新兴高层建筑外墙过于光滑,泥丸粘附力差,不适于燕类筑巢。另一方面,高层建筑外墙没有伸出式屋檐,家燕的泥巢一旦完全暴露在室外,受到雨水浇淋即会损毁。因此,城市中燕类筑巢环境日益减少,燕科和雨燕科鸟类数量也随之下降。过去庭院,小区中常见的燕子已经很少见了,我们已经于不经意间失去了一个春天的符号。
家燕、楼燕等燕科、雨燕科鸟类一般自己筑巢并有使用旧巢的习性,需要良好的筑巢环境。目前人工鸟巢多针对于次级洞巢鸟,如大山雀、灰椋鸟等,不需鸟类自己筑巢,不符合燕类的繁殖习性。尽管设置了人工鸟巢,对家燕等鸟类却难以发挥作用。急需一种燕窝房,适合于不同类型的燕类营巢繁殖,并且作为城市鸟类的招引和保护设施,可置于城市公园、城市绿地、居民区等地,缓解了城市中因现代建筑导致燕类筑巢环境减少的困境。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燕窝房可改善当前人工鸟巢未能针对家燕、楼燕等燕类筑巢需求设计的问题,适合不同类型的燕类营巢繁殖。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的目的,本申请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燕窝房,由巢房、立柱组成,其中,所述立柱上端连接所述巢房,所述立柱下端连接三脚支架。
其中,巢房由上部巢房盒和下部巢房板组成,其中,所述上部巢房盒为人字坡屋顶式,巢房盒盖板长1500mm,宽700mm,厚70mm,与水平面夹角为45°;巢房盒内部由木板分为三层,木板厚30mm,每层空间高度为70mm;巢房盒两侧留有10mm~30mm孔洞。
其中,所述下部巢房板为横梁式结构,木板长为1500mm,宽为700mm,厚为70mm;板下横梁长为1500mm,截面50mm*100mm;纵梁长为50mm,截面700mm*100mm,板底和梁面均作粗糙网格花纹处理,辅助支架直径均为100mm,交点距立柱顶部500mm,横梁的每根辅助支架与水平面夹角为45°,纵梁的每根辅助支架与水平面夹角为60°,辅助支架表面粗糙处理。
其中,所述立柱的横截面为圆形,直径200mm,立柱地面以上部分最低高度不小于3500mm。
其中,所述立柱下部三脚支架由三根相交的支架组成,每根支架直径均为120mm,与水平面夹角为60°,三根支架水平投影两两之间夹角为120°。
其中,所述燕窝房由木材或仿木水泥制造,巢房板和辅助支架,表面粗糙处理;立柱和三角支架,表面光滑处理。
其中,燕窝房的立柱上设置有铝制标识牌,标识牌为正方形,边长100mm,由四个螺钉固定于立柱上,位于距地面1300mm处,每个燕窝房均由统一的铝制标识牌标号,标识牌写明燕窝房编号,置于在背风处,燕窝房立柱和三脚支架埋入地下部分,埋深为燕窝房总高度的1/6。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燕窝房,适合于不同类型的燕科鸟类营巢繁殖,并且作为城市鸟类的招引和保护设施,可置于城市公园、城市绿地、居民区等地,缓解了城市中因现代建筑导致家燕、楼燕等燕类筑巢环境减少的困境。本实用新型燕窝房上部可作为蝙蝠巢洞,有益于维护城市生物多样性。
附图说明
图1燕窝房结构示意图。
其中,1是巢房;2是立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燕窝房,由巢房、立柱和三角支架组成,其中,所述立柱上端连接所述巢房,所述立柱下端连接三脚支架。
其中,巢房由上部巢房盒和下部巢房板组成,其中,所述上部巢房盒为人字坡屋顶式,巢房盒盖板长1500mm,宽700mm,厚70mm,与水平面夹角为45°;巢房盒内部由木板分为三层,木板厚30mm,每层空间高度为70mm;巢房盒两侧留有10mm~30mm孔洞。
其中,所述下部巢房板为横梁式结构,木板长为1500mm,宽为700mm,厚为70mm;板下横梁长为1500mm,截面50mm*100mm;纵梁长50mm,截面700mm*100mm,板底和梁面均作粗糙网格花纹处理,辅助支架直径均为100mm,交点距立柱顶部500mm,横梁的每根辅助支架与水平面夹角为45°,纵梁的每根辅助支架与水平面夹角为60°,辅助支架表面粗糙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林业大学,未经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023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挤丝机
- 下一篇:一种折叠式宠物洗浴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