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简易杯盖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02116.9 | 申请日: | 2013-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360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郭思婕;陈敏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敏玲 |
主分类号: | A47G21/00 | 分类号: | A47G21/0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王美花 |
地址: | 362612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简易 杯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茶碗的杯盖放置的杯盖架。
背景技术
茶碗,其结构包括用于放置茶叶和开水的杯体和盖设在杯体上的杯盖。此种茶碗,在每一次泡茶倒开水时需均一手拿住杯盖的把手,一手将开水倒入杯体内,这样给泡茶者的倒水操作带来不便,特别是对于力气小的儿童;若把杯盖放置在茶几的话,杯盖会与茶水相接触,较为不卫生,并易掉入地上打碎。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易杯盖架,其可供杯盖放置,使杯盖较为卫生,不易打碎,并避免了倒开水时需一手拿住杯盖一手倒开水而给泡茶者带来操作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简易杯盖架,包括可平稳放置于桌面上的底座,处于底座上方的,供杯盖倒放于上的放置座,和连设于底座与放置座之间的支撑柱,上述放置座上设有供杯盖活动倒放在放置座上或从放置座上将杯盖活动取出的操作口。
上述底座包括下横连杆、第一下翼杆和第二下翼杆,上述第一下翼杆的第一端与上述下横连杆的第一端端部垂直设置连接,上述第二下翼杆的第一端与上述下横连杆的第二端端部垂直设置连接,且上述第一下翼杆与上述第二下翼杆相对立设置。
上述第一下翼杆与上述第二下翼杆呈相对倾斜设置。
上述放置座包括上横连杆、第一上翼杆和第二上翼杆,上述第一上翼杆的第一端与上述上横连杆的第一端端部垂直设置连接,上述第二上翼杆的第一端与上述上横连杆的第二端端部垂直设置连接,且上述第一上翼杆与上述第二上翼杆相对立设置,上述第一上翼杆第二端与上述第二上翼杆第二端之间的间距为上述操作口;上述支撑柱包括竖立设置的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上述第一立柱的下端端部与上述第一下翼杆的第二端端部相连接,上述第一立柱的上端端部与上述第一上翼杆的第二端端部相连接,上述第二立柱的下端端部与上述第二下翼杆的第二端端部相连接,上述第二立柱的上端端部与上述第二上翼杆的第二端端部相连接;而且,上述放置座与上述底座处于同一侧。
上述第一上翼杆与上述第二上翼杆呈相对倾斜设置,且上述第一上翼杆第一端与上述第二上翼杆第一端之间的间距小于杯盖的最大外径,上述第一上翼杆第二端与上述第二上翼杆第二端之间的间距大于杯盖把手的最大外径。
上述下横连杆、上述第一下翼杆与上述第二下翼杆一体成型,上述上横连杆、上述第一上翼杆与上述第二上翼杆一体成型,上述第一下翼杆、上述第一立柱与上述第一上翼杆一体成型,上述第二下翼杆、上述第二立柱与上述第二上翼杆一体成型。
上述下横连杆、上述第一下翼杆、上述第二下翼杆、上述上横连杆、上述第一上翼杆、上述第二上翼杆、上述第一立柱与上述第二立柱均为铁杆。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简易杯盖架,通过操作口可将杯盖倒放于放置座上,这样,泡茶者在泡茶倒开水时可先将杯盖放置在放置座上,然后再做倒水操作,无需泡茶者一手拿住杯盖另一手拿烧水壶倒水,倒水操作较为方便,特别对于力气小的儿童可采用双手来进行倒水操作;同时杯盖不会与茶几上的茶水相接触,较为卫生,并不易打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
底座 1 下横连杆 11
第一下翼杆 12 第二下翼杆 13
放置座 2 上横连杆 21
第一上翼杆 22 第二上翼杆 23
支撑柱 3 第一立柱 31
第二立柱 32 杯盖 100
操作口 200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简易杯盖架,如图1、2所示,包括可平稳放置于桌面上的底座1,处于底座1上方的,供杯盖倒放于上的放置座2,和连设于底座1与放置座2之间的支撑柱3,该放置座2上设有供杯盖100活动倒放在放置座上或从放置座2上将倒放的杯盖100活动取出的操作口2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敏玲,未经陈敏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021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室内机
- 下一篇:变频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