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针筒式滤膜过滤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01919.2 | 申请日: | 2013-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158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安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婷 |
主分类号: | B01D29/05 | 分类号: | B01D29/05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刘玲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滨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筒 滤膜 过滤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实验器械领域的介质净化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针筒式滤膜过滤器。
背景技术
针筒式滤膜过滤器是实验室里对某种液体物质进行微观分析时必备的实验设备,其主要由上盘体、下盘体及内部的过滤膜片构成。上盘体制有与注射器连接的液体入口管柱,下盘体制有液体出口管柱,上盘体及下盘体的内表面均制有流道。使用时,液体由注射器加压进入至过滤器内,经过滤后自液体出口管柱流出。
现有的针筒式滤膜过滤器存在诸多不足:首先,上盘体所制的液体入口管柱,其是通过在管柱口外壁简单设置的对称的卡台与注射器连接,没有承压性,连接可靠性欠佳,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爆开问题;其次,现有的过滤器其上盘体、下盘体所制的流道大多由同心的半圆环形肋筋构成,其流道流速慢,液体残留量大,特别对于高价值的药液,造成较大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与注射器可靠连接,并且高效过滤的针筒式滤膜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针筒式滤膜过滤器,主要由上盘体、下盘体及过滤膜片构成,上盘体的上部制有液体入口管柱,下盘体的下部制有液体出口管柱,上盘体内壁制有上流道、下盘体内壁制有下流道,上盘体及下盘体之间封装过滤膜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液体入口管柱的外壁制有螺纹连接段。
而且,所述的上盘体内壁所制的上流道由环形通道及径向通道构成,环形通道由多道同心的环形筋肋形成,上盘体中心至上盘体外周制有发散状的4-10个径向液体通道。
而且,所述的下盘体内壁所制的下流道由环形通道及径向通道构成,环形通道由多道同心的环形筋肋形成,下盘体中心至下盘体外周制有发散状的4-10个径向液体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1、本针筒式滤膜过滤器,在液体入口管柱的外壁制有螺纹连接段,通过该螺纹连接段与注射器的接口可靠连接,具有较高承压性,有效防止与注射器脱开现象,使用安全可靠的优点。
2、本针筒式滤膜过滤器,在上盘体及下盘体内均制有由环形流道及径向流道构成的液体通道,具有液体流动平稳,流速快,过滤效果好,过滤后滤器中无有流体介质的残余,保证过流量的高精度。
3、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科学合理,使用便捷,体积小,具有检测安全可靠,准确高效的突出优点,是一种具有较高创新性的针筒式滤膜过滤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上盘体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针筒式滤膜过滤器,主要由上盘体3、下盘体6及过滤膜片(图中省略)构成,上盘体的上部制有液体入口管柱1,下盘体的下部制有液体出口管柱4,上盘体内壁制有上流道、下盘体内壁制有下流道,上盘体及下盘体之间封装过滤膜片,其创新之处在于:在所述的液体入口管柱的外壁制有螺纹连接段2。
上盘体内壁所制的上流道由环形通道8及径向通道9构成,环形通道由多道同心的环形筋肋7形成,上盘体中心至上盘体外周制有发散状的4-10个径向液体通道。
下盘体内壁所制的下流道与上盘体的上流道对称。下流道也由环形通道及径向通道构成,环形通道由多道同心的环形筋肋形成,下盘体中心至下盘体外周制有发散状的4-10个径向液体通道。
尽管为说明目的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和附图,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及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各种替换、变化和修改都是可能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不局限于实施例和附图所公开的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婷,未经安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019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多圆盘过滤机清浊滤液槽
- 下一篇:煤制乙二醇气液分离的简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