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钢渣热焖的防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01731.8 | 申请日: | 2013-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844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王玮;郭鹏;王学国;张秀丽;宿庆利;栾秀丽;周玉;郑帅强;牛明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芜钢铁集团泰东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7/00 | 分类号: | F16K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法思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8 | 代理人: | 杨小蓉;杨青 |
地址: | 27110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钢渣 防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铁冶金渣循环综合利用技术安全领域,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钢渣热焖的防爆装置。
背景技术
钢渣粉化处理、实现渣铁分离,是钢铁企业渣铁资源循环利用,有效降低炼钢成本的一重要环节,同时钢渣的不稳定性也是制约钢渣综合利用的关键问题。目前普遍采用钢渣热焖处理技术将熔融钢渣倾翻在热焖装置内,封盖,喷水。水遇热渣产生蒸汽,使钢渣发生化学反应,游离氧化钙体积膨胀并在温度变化应力作用下破裂粉化,使钢渣稳定。热焖池是带压力的密闭装置,为了保持一定的压力,同时当压力达到1.6Kg时及时卸压,目前主要是采取了以下两种方法:方法一,在池壁一侧上沿低0.8m处依次布设Φ200、Φ300、Φ200mm三个排汽管道,在各管道上分别装有压力控制表和电动闸阀,当蒸汽压力通过压力表达到一定的压力时,电控阀门自动打开将产生大量饱和蒸汽通过主管道排除(类似烟筒);方法二,在焖盖四周安装4个自动防爆阀,一旦蒸汽压力超过1.6Kg,自动防爆阀内的防爆膜就会爆破泄压。以上两种方法主要从压力方面考虑,对目前用的热焖装置进行了改进,大大减少了喷爆概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没有完全消除喷爆现象。因为该方法最主要是从物理现象(压力)方面消缺了喷爆,但没有考虑因热焖分解过程中化学反应带来的危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目前现有的技术措施没有完全解决喷爆现象,对热焖机理进行深层次的研究,采取了一种钢渣热焖安全自动防爆装置解决了喷爆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钢渣热焖的防爆装置,包括防护罩1、若干连接杆2和法兰3,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1通过连接杆2与法兰3相连;
所述法兰3中间设有气体进出口6,气体进出口6底部设有一活动舌片5通过活页4与气体进出口6的一侧边相连接;所述活动舌片5通过活页4在与法兰3呈0~40°角范围内逆防护罩方向自由活动;当活动舌片5与法兰3呈0°角时,活动舌片5与气体进出口6相配合且封盖气体进出口6。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活动舌片5为自身重量约0.526kg的耐高温、防腐蚀的不锈钢板材料。
作为上述方案的另一种改进,所述连接杆2在法兰3的螺栓孔眼7处与法兰3连接固定。
作为上述方案的又一种改进,所述连接杆2均匀设置于防护罩1与法兰3之间。
作为上述方案的又一种改进,所述防护罩1可以是能够完全遮住下方气体进出口6的任何形状,优选呈圆锥形,底面直径大于法兰3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中,关于钢渣热焖机理分析如下:
由于转炉钢渣中含有一定量的碳元素,每当热渣入池过于集中,或者有大块入池使得钢渣中过剩的碳不能充分燃烧,高温钢渣打水后产生大量高浓度的蒸汽,导致热焖池内氧气减少,这些就为水煤气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因为水(H2O)的分子里有一个(O)氧原子和两个氢(H)原子,水一遇到火热的碳(C),氧原子(O)立刻被碳夺走了,结果生成CO和H2,CO和H2都是可燃气体,工业上把这样的混合气叫“水煤气”。
水煤气产生的反应式如下:
C+H2O高温=CO+H2 (主反应)
C+2H2O高温=CO2+H2 (主要副反应)
同样高温打水会产生水蒸气,水蒸气遇到600度以上高温铁,产生以下方程式:
3Fe+4H2O(水蒸汽)=Fe3O4+4H2
一氧化碳的爆炸条件为:第一,达到爆炸极限(含量在12.55%-74.25%);第二,温度达到一氧化碳的着火点(2CO+O2=2CO2条件点燃着火点为650度(通常));第三,有足够的氧气供给燃烧。
氢气的爆炸条件为:氢气加上氧气在爆炸极限范围内(含量在4%-75%)遇到明火之后在短时间之内产生大量的水蒸气,使得体积急剧膨胀,发生爆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芜钢铁集团泰东实业有限公司,未经莱芜钢铁集团泰东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017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