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滚筒式研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01387.2 | 申请日: | 2013-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171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叶小容;朱海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小容 |
主分类号: | B24B31/02 | 分类号: | B24B31/02;B24B3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434212 湖北省荆***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滚筒 研磨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滚筒式研磨机。
背景技术
砂磨机是一种将原料送入主机的研磨槽,在研磨槽内填充适量如玻璃珠等研磨媒体,然后赋予研磨媒体足够的动能,使之与原料颗粒撞击产生剪力,达到分散原料颗粒的效果。因为研磨机不必像三滚筒一样须要高度的操作技巧,即可得到均一而优良的品质,又可大量连续生产,因此既可提高品质又可降低成本,亦可适用于高粘度物质的分散,因此对油漆、油墨、医药、食品、化妆品、农药等工业均可应用。随着对产品细度要求的不断提高,使用研磨介质的尺寸越来越小,小尺寸研磨介质的分离成了砂磨机研发中的一大难题。因此,提出一种新型的研磨设备是十分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现有的砂磨机存在的技术瓶颈,提供一种滚筒式研磨机,该研磨机的生产效率高、研磨较为精细。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现有问题。
一种滚筒式研磨机,其结构包括:滚筒上盖、滚筒下盖、把手、旋转轴、支架、底座、皮带轮机构、电动机、棱骨、偏心转子砂轮机构,所述的滚筒分为滚筒上盖、滚筒下盖,所述的滚筒中间设置横穿的旋转轴,滚筒两侧设置对称的支架,滚筒通过旋转轴和支架铰接在研磨机的底座上。
所述的滚筒下盖上设置左右对称的两个把手,所述的滚筒内壁上沿圆周方向设置均匀分布的长条状棱骨,滚筒内设置铰接在旋转轴上的偏心转子砂轮机构。
所述的旋转轴的一端安装大皮带轮,小皮带轮安装在电动机输出轴上,大皮带轮和小皮带轮之间是皮带传动,电动机固定在底座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滚筒式研磨机,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采用将研磨媒体转化为滚筒内壁上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长条状棱骨的设计,能够令原料在滚筒内缓慢旋转的同时,借由重力和离心力的作用紧密挤压在偏心转子砂轮机构与滚筒壁间的缝隙里,压力稳定、效率较高且研磨较为精细,操作方便,适合在机械加工领域中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剖视图。
1、滚筒上盖 2、滚筒下盖 3、把手 4、旋转轴 5、支架 6、底座 7、皮带轮机构 8、电动机 9、棱骨 10、偏心转子砂轮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滚筒式研磨机,其结构包括:滚筒上盖1、滚筒下盖2、把手3、旋转轴4、支架5、底座6、皮带轮机构7、电动机8、棱骨9、偏心转子砂轮机构10。
如图1所示,滚筒为可分离式,由滚筒上盖1和滚筒下盖2组成,滚筒下盖2上设置左右对称的两个把手3,加工结束后将滚筒下盖2取下即可将茶叶取出。
如图1所示,滚筒中间设置横穿的旋转轴4,两侧设置对称的支架5,滚筒通过旋转轴4和支架5铰接在研磨机的底座6上。
如图2所示,滚筒内壁上沿圆周方向设置均匀分布的长条状棱骨9;滚筒内设置铰接在旋转轴4上的偏心转子砂轮机构10,砂轮机构10靠近滚筒壁的一侧与筒壁间距离适宜,能够令原料在滚筒内缓慢旋转的同时,借由重力和离心力的作用紧密挤压在砂轮机构10与滚筒壁间的缝隙里,压力稳定、效率较高且研磨较为精细;
如图1所示,旋转轴4的一端安装大皮带轮,小皮带轮安装在电动机10输出轴上,大皮带轮和小皮带轮之间是皮带传动,电动机8固定在底座6上。
一种滚筒式研磨机,采用将研磨媒体转化为滚筒内壁上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长条状棱骨的设计,能够令原料在滚筒内缓慢旋转的同时,借由重力和离心力的作用紧密挤压在偏心转子砂轮机构与滚筒壁间的缝隙里,压力稳定、效率较高且研磨较为精细,操作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小容,未经叶小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013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工工具的复合手柄结构
- 下一篇:夹子组装机的转圈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