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制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00820.0 | 申请日: | 2013-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47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肖子务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晋江市德盛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55/226 | 分类号: | F16D55/226;F16D65/18;F16D121/04;F16D12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黄冠华 |
地址: | 362271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动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刹车装置,特别是一种制动器。
背景技术
制动器是使机械中的运动件停止或减速的机械零件,制动器按制动器的结构形式又可分为外抱块式制动器、内张蹄式制动器、带式制动器、钳盘式制动器等。钳盘式制动器包括钳体、活塞、摩擦片等,钳体内具有活塞腔(或叫做油腔),钳体内装有活塞,两个摩擦片之间具有用于安装制动盘的间隙,活塞设置在油腔内,活塞的外端与摩擦片抵触连接。这种钳式制动器虽然能够实现制动;但是由于活塞直径较小导致制动力不足,在大型机器上使用时候,必须使用多组制动器间隔布设在制动盘上。而使用多组制动器会使制动气压力消耗过多过快,而形成气压不够产生制动力不足。而起不到制动效果,从而产生制动安全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制动器,解决了现有的制动器在大型机器上使用时制动力不足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制动器,包括钳体,所述钳体包括内钳和外钳,所述内钳和所述外钳上分别开设有两个活塞腔,所述活塞腔内装有活塞,所述内钳和所述外钳内各设有一个刹车片,所述活塞位于所述活塞腔外的端面与所述刹车片连接;所述活塞腔靠近腔口的内腔壁沿周向开设有密封环槽,所述密封环槽内装有密封环;所述钳体内设有连通各活塞腔的油路,所述钳体上设有进油口和排气口,所述进油口和所述排气口均与所述油路连通,所述活塞的直径为75-120mm。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活塞腔的内腔壁间隔设有两个密封环槽,所述两个密封环槽内均设有密封环。
进一步的,所述内钳和所述外钳通过螺栓相互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内钳上设有钳体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开设有数个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油路包括位于所述内钳中的内钳油路和位于所述外钳中的外钳油路,所述内钳油路和所述外钳油路相互连通,其结合处设有密封圈。
再进一步的,所述进油口和所述排气口开设于所述内钳上。
通过以上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在不增加钳体体积的情况下,尽量增大活塞腔的内径,以容纳大直径活塞,通过增大活塞直径,来增加活塞受油面的面积,进而增加活塞的压力,提高刹车性能。
2、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密封环,不仅能够起到多重密封,增强密封性的效果,保障活塞内压力,而且活塞腔内的两个密封环间隔布设,可以有效避免活塞在推动过程出现尾部晃动的造成制动失灵的现象,减少制动钳故障。另外,密封环能够提供良好的回复力,制动后,密封环的回复力能够帮助活塞回到初始位置,提高制动灵敏性。
3、内钳上设有安装座,通过安装座将制动器装设于制动钳固定板上,提高安装的制动器安装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钳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钳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钳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图3所示,一种制动器,包括钳体1,所述钳体1包括内钳11和外钳12,所述内钳11和所述外钳12通过螺栓13相互固定连接。所述内钳11上设有钳体安装座14,所述安装座14上开设有数个通孔。制动器通过安装座安装于需要制动的机器设备的制动钳固定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晋江市德盛机械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晋江市德盛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008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