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U型管太阳能热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00591.2 | 申请日: | 2013-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644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黄永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永伟 |
主分类号: | F24J2/05 | 分类号: | F24J2/05;F24J2/24;F24J2/30;F24J2/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12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热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热水器,尤其涉及一种承压式的U型管太阳能热水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承压式U型管太阳能热水器通过插在真空管内的相变铜导热管迅速传至水箱内,使整个水箱内的水温逐渐升高,真空管内没有水,不会爆裂,也不会结冻。承压式的带压运行,上下管靠管道水压,水压一般较大,但承压式太阳能热水器有个致命的缺点,就是相变铜导热管成本太高,动辄上千元甚至3000元,对普通消费者特别是农村消费者来说很难接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价格低廉但换热效果不会降低的U型管太阳能热水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U型管太阳能热水器,包括U型管集热器和承压储热水箱,承压储热水箱包括内胆和外壳,内胆外周固定安装有夹套并与内胆密封连成一体,夹套与内胆之间形成夹套腔;U型管集热器包括U型金属管和真空玻璃管,U型管集热器通过上循环管和下循环管与夹套腔相连通,U型管集热器内的换热介质通过上循环管进入夹套腔,从下循环管流出夹套腔, U型金属管采用铁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U型金属管的一根管子位于真空管的向阳面,另一根管子位于真空管的背阴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在换热介质内加注有防冻缓蚀液。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在夹套腔内留有膨胀空间,夹套腔内的换热介质和防冻缓蚀液的体积占夹套腔总体积的1/2至4/5。
本实用新型所述U型管集热器可以为立式,也可以为卧式;承压储热水箱可以为立式,也可以为卧式。本实用新型防冻缓蚀液为现有技术,由苯并三氮唑、聚山梨酯80、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高分子聚合物盐、杂环化合物、稀土盐、丙二醇和丙三醇组成,其中苯并三氮唑浓度为0.1-2.0 克/升,聚山梨酯80浓度为1-5 毫升/升,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浓度为0.01-0.1 克/升,高分子聚合物盐浓度为0.1-0.2 克/升,杂环化合物浓度为0.05-0.15 克/升,稀土盐浓度为0.01-0.1 克/升,丙二醇浓度为150-500毫升/升、丙三醇浓度为100-450毫升/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有:1.U型金属管采用铁管,能大幅降低成本;2. 针对铁管传热性能不如铜管的情况,本实用新型将U型金属管的一根管子设计位于真空管的向阳面,另一根管子位于真空管的背阴面,有利于U型金属管内的换热介质自然循环,有效提高了U型金属管的传热性能;3.针对铁管易冻裂和易生锈的特质,在换热介质内加注有防冻缓蚀液,能防冻和延缓铁管、水箱内胆和夹套的腐蚀,延长热水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图2、图3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本U型管太阳能热水器由由U型管集热器和承压储热水箱组成,承压储热水箱为卧式,U型管集热器为立式。承压储热水箱由内胆6和外壳8组成,内胆6外周固定安装有夹套5并与内胆密封连成一体,夹套5与内胆6之间形成夹套腔10。U型管集热器由U型金属管1及外周密封的真空玻璃管9构成,U型金属管1通过上循环管2和下循环管7与夹套3相连通, U型金属管1采用铁管制成。U型金属管1的一根管子1-1位于真空管的向阳面,另一根管子1-2位于真空管的背阴面,有利于U型管内的介质自然循环,将真空管内的热量传入水箱内胆。在承压储热水箱的外壳8上设有进液口4,可向换热介质内加注防冻缓蚀液,防冻缓蚀液为现有技术,夹套腔10内的换热介质和防冻缓蚀液的体积占夹套腔10体积的1/2,余下的空间为膨胀空间,用于防冻缓蚀液的膨胀。本实施例中,耐蚀防冻液中所述苯并三氮唑浓度为1.0 克/升,聚山梨酯80浓度为3毫升/升,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浓度为0.05克/升,高分子聚合物盐浓度为0.15克/升,杂环化合物浓度为0.1克/升,稀土盐浓度为0.05 克/升,丙二醇浓度为300毫升/升,丙三醇浓度为300毫升/升。
实施例2
参见图2,本实施例中,U型管集热器与承压储热水箱均为卧式,其余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不再详述。
实施例3
参见图3,本实施例中,U型管集热器为卧式,承压储热水箱为立式,夹套腔10内的换热介质和防冻缓蚀液的体积占夹套腔10体积的4/5,其余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不再详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永伟,未经黄永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005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塔式聚光太阳能光热储能发电站农业大棚
- 下一篇:多媒体动态智能展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