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背负式电源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00281.0 | 申请日: | 2013-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988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吉成拓家;藤泽治久;伊藤高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工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丁文蕴;杜德海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负 电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容纳可再充电电池的背负式电源。
背景技术
日本实用新型申请公开No.7-3983提供用于电动工具和其它设备的便携式电源,其在能够围绕用户的腰穿戴的腰带中容纳可再充电电池。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前述事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具有比传统腰带电源更大容量的背负式电源。
为了获得上面和其它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负式电源。背负式电源包括可再充电电池、壳体、背带和操作单元。壳体容纳可再充电电池。用户通过背带将壳体穿戴在用户的背部上。操作单元包括开关和显示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开关构造成使可再充电电池生效或失效。显示单元构造成显示可再充电电池的电池水平。
所述的背负式电源,其中,所述背带包括构造成围绕用户的腰缠绕的腰带,所述显示单元包括显示表面,所述电池水平在该显示表面上显示,所述腰带包括设定部,其构造成当用户穿戴所述壳体时将具有所述显示表面的显示单元设定为面向上。
所述的背负式电源,其还包括从所述壳体延伸的电缆,所述电缆电连接到所述显示单元,所述背带包括构造成设定所述显示单元的设定部,所述设定部包括透明部,当所述显示单元设定到所述设定部时,用户能够通过所述透明部看到所述显示单元。
所述的背负式电源,其中,所述设定部构造成旋转,使得当用户穿戴所述壳体时,用户能够从上面看见所述显示表面。
所述的背负式电源,其中,背带包括基部和盖部。基部和盖部形成空间,该空间允许电缆通过并且夹持至少一部分电缆。
所述的背负式电源,其中,所述背带还包括设定部,其构造成在电缆和显示单元通过所述空间之后设定所述显示单元。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特定特点和优点以及其它目标将从结合附图的以下描述中显而易见,其中:
图1是解释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背负式电源的使用的说明图;
图2(a)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背负式电源的前视图;
图2(b)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背负式电源的后视图;
图3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壳体的侧视图;
图4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壳体的后视图;
图5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背负式电源的侧视图;
图6(a)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袋子的侧视图;
图6(b)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操作单元的平视图;
图6(c)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容纳单元的说明图;
图7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背负式电源、适配器和充电器的电路图;
图8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背负式电源和适配器之间的连接的说明图;
图9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适配器和电动工具之间的连接的说明图;
图10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背负式电源、适配器和充电器的电路图;
图11是示出根据变形例的适配器安装到背负式电源的壳体的说明图;
图12(a)是根据变形例的适配器容纳部件的透视图;
图12(b)是根据变形例的容纳在适配器容纳部件中的适配器的透视图;
图13(a)是根据变形例的容纳部件的外部侧视图;
图13(b)是根据变形例的容纳部件的外部平面图;
图13(c)是示出根据变形例的容纳部件附接到腰带的说明图;
图14(a)是根据变形例的容纳部件的外部视图;
图14(b)是示出根据变形例的容纳部件附接到壳体的说明图;
图15是根据变形例的操作单元的顶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背负式电源1。背负式电源1容纳用于为电动工具2提供动力的电池组51(见图7)。术语“向上”、“向下”、“上”、“下”、“在...之上、“在...之下”、“在...下方”、“右”、“左”等指示当用户将背负式电源1穿戴在他的背部上时的方向。容纳在背负式电源1中的电池组51能够穿戴在用户的背上,同时用户操作电动工具2。
适配器3连接在背负式电源1和电动工具2之间,使得电力能够从电池组51供应到电动工具2。通过在背负式电源1和充电器4之间连接适配器3,充电器4(见图7)能够被用来为电池组51充电。
如图2(a)和2(b)所示,背负式电源1包括壳体5和背带6。图1、2(a)和2(b)中的背负式电源1的外部样式和形状稍微不同于在其它附图中的外部样式和形状,但是在所有附图中的背负式电源1构造成实现在优选实施例中描述的相同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工机株式会社,未经日立工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002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悬臂式掘进机临时支护装置
- 下一篇:平衡型节能液压抽油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