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隧道窑窑尾冷却换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99437.8 | 申请日: | 2013-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96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张恒网;华志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新时高温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9/30 | 分类号: | F27B9/30;F27D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奚衡宝 |
地址: | 225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窑 冷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隧道窑窑尾冷却换热装置。
背景技术
隧道窑窑尾内产品温度较高,携带了较多热量,因此需要设置换热装置,对产品进行冷却同时将存储的热量被置换出来,以达到减小热量损耗的目的。
为了提高换热效果,存在各种各样的换热装置,例如专利号为2009202345843的专利提供了具备如下结构形式的换热装置:在隧道窑尾内侧设置散热管道,并在散热管道上设有开口朝向窑内产品的风道;此种结构形式存在以下缺陷:风的进风口对换热效果有较大影响,该专利中附图中显示的是从上部进入,但由于空气受热后其温度变高,一般热风朝上流动,故此种结构形式风从上部进入窑尾内侧后受热又朝上流动,大大影响了换热效果;同时该种结构形式换热形式单一,如需提高换热效果,需要对该种结构进行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缺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具备高效换热效果的隧道窑窑尾冷却换热装置。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设置在窑尾内侧下部的风道,设置在窑尾内侧侧部的水道以及设置在窑尾内侧上部的散热通道。
所述窑尾内侧侧部设若干平行设置的水道,各水道沿窑尾纵向均匀间隔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设置了风道,该风道从窑尾的下部进入,其受热后朝上运动,并通过上部的散热通道流出利用;同时本实用新型在窑尾内侧侧部设置水道,通过设置在水道内的冷却介质和产品进行热交换,从而具备更好的换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利用热风朝上流动的特点,同时将风冷和水冷有效结合起来,其换热效果较传统单一的换热结构大为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风道、2为水道、3为散热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包括设置在窑尾内侧下部的风道1,设置在窑尾内侧侧部的水道2以及设置在窑尾内侧上部的散热通道3。
所述窑尾内侧侧部设若干平行设置的水道2,各水道2沿窑尾纵向均匀间隔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本实用新型的物料在窑尾内输送时;1)冷风通过设置在窑尾内侧下部的风道1进入,和物料进行热交换后通过上部的散热通道3散出,风道1内冷风的流速、流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当然冷风的流动角度亦可进行调整,以期使其换热效果更优化;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水道2,当需要热交换时,水道2内通冷却水,当然也可以根据情况需要通其它冷却介质,冷却介质的流动速度及流量亦可进行有效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水道2可多道设置,沿窑尾纵向平行设置,彼此之间的间距一致,此种结构能进一步的保证换热效果;如采用此种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水道2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哪几道水道投入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新时高温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新时高温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994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