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二次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98630.X | 申请日: | 2013-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009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袁涤非;包安群;俞春林;苏麟;朱东升;潘勇;顾锦书;童星星;孙蓓俊;梅玉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国电南自电网自动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00 | 分类号: | H02B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1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式 二次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式二次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力系统标准配送式变电站建设的组合式二次设备。
背景技术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提出的“标准化设计、工厂化加工、装配式建设”的核心理念,目前正大力推广标准配送式变电站的建设,这样可以减少工程实际占地面积、方便现场安装、简化现场接线、便于现场检修维护。目前标准配送式变电站的二次设备主要采用预制式二次设备舱模式。预制式二次设备舱由工厂整体生产、安装、整体运输,实现二次组合设备安装、二次接线、照明、暖通、火灾报警、安防、图像监控等工厂集成、工厂调试。由于预制式二次设备舱主要采用公路运输,对预制式二次设备舱的尺寸有严格限制,预制式二次设备舱的舱体总高度不得高于2.9米,舱体总宽度不得超过2.5米。目前有以下几种方式能基本实现二次设备的“工厂化加工、装配式建设”以及现场“即插即用”的要求。
第一种方式如图1所示,预制式二次设备舱采用单体集装箱或钢结构板房舱体,内部安装单排机柜。舱内机柜通过底部架空层实现电缆互连,整个舱体与外部设备采用预制线缆连接。第一种方式的缺点是:为了保留前操作后接线的开门空间,舱内只布置单排机柜,使得单个二次设备舱的容量减半,在工程实施时需增加舱的数量来满足功能,从而增加成本;舱内机柜前后空间狭小,人员操作维护不便;投运后屏柜无法更换或增加,不利于后续工程的扩展;每个舱体需要单独的暖通及辅控系统,成本较高。
第二种方式如图2所示,预制式二次设备舱采用单体集装箱或钢结构板房舱体,内部安装双列机柜,柜内设备采用板前安装、板前接线的模式。舱内机柜通过底部架空层实现电缆互连,整个舱体与外部设备采用预制线缆连接。第二种方式的缺点是:为了提升舱内空间利用率,采用了机柜双列布置,柜内装置板前安装、板前接线,而为实现装置板前安装、板前接线,需要对传统装置在结构及操作面板通信方式上做设计更改,增加了设计周期和成本;双列机柜直接的空间狭小,人员操作维护不便;投运后屏柜无法更换或增加,不利于后续工程的扩展;每个舱体需要单独的暖通及辅控系统,成本较高。
第三种方式如图3所示,预制式二次设备舱采用多个集装箱或钢结构框架单元拼接的舱体,实现舱内空间的扩展。同一舱体单元内的机柜通过底部架空层实现电缆互连,不同舱体单元间的机柜在现场通过预制线缆实现互连,整个拼接舱体与外部设备采用预制线缆实现互连。第三种方式的缺点是:为了加大机柜周边的操作空间,采用多个框架单元拼接的舱体结构,现场拼接工艺复杂,拼接处需要立柱加强,占用机柜位置;投运后屏柜更换或增加不方便,不利于后续工程的扩展;拼接处防水措施需要湿作业,难以保障20年以上的使用寿命;多个单元整体运输到现场再拼接,建设成本比单体建筑更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二次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组合式二次设备,包括机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基础框架,所述基础框架上设置有架空层,在所述基础框架上安装有机柜,机柜之间通过穿过架空层的线缆相连。
前述的一种组合式二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框架包括上侧和下侧,架空层设置在上侧和下侧之间,所述基础框架包括设置在上侧的承载横梁,机柜安装在承载横梁上。
前述的一种组合式二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框架上安装有单列或双列机柜。
前述的一种组合式二次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静电地板,所述防静电地板铺设在基础框架的上侧,承载横梁位于防静电地板和基础框架的下侧之间。
前述的一种组合式二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框架上安装有用于固定机柜顶部的辅助框架。
前述的一种组合式二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框架包括与机柜顶部固定相连的机柜上固定梁。
前述的一种组合式二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框架为可拆卸的金属辅助框架。
前述的一种组合式二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式二次设备上设置有防雨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组合式二次设备不依赖预制式二次设备舱体,生产成本低,满足工厂化加工、装配式建设的要求,实现了现场即插即用的目标,且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而言在防护等级、环境控制、消防安防等指标上均有很好的提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第一种二次设备组合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第二种二次设备组合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现有第三种二次设备组合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国电南自电网自动化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国电南自电网自动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986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型直流电源柜
- 下一篇:短波固定站测向天线场避雷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