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隧道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98544.9 | 申请日: | 2013-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096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天齐;廖井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冠牌光电技术(大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31/00;F21V17/12;F21V21/14;F21V15/02;F21W131/101;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刘显扬;黄晓笛 |
地址: | 4351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装置,尤其涉及照明装置中的一种隧道灯。
背景技术
隧道灯是一种为解决车辆驶入或驶出隧道时亮度的突变使视觉产生的“黑洞效应”或“白洞效应”,用于隧道照明的特殊灯具。隧道灯的光源一般使用:钠灯,金卤灯有时还会使用无极灯。
现有的隧道灯在装配过程中,尤其是锁紧灯板与组合透镜时,容易出现灯板与组合透镜挤压光源,把光源表面压伤,导致光源芯片坏死及灯板金线断裂现象。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隧道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隧道灯,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发光模组,所述发光模组包括散热器、灯板、光源、防水圈和组合透镜,其中,所述灯板与所述散热器连接,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灯板上并与所述灯板电连接,所述防水圈设置在所述散热器上,所述灯板位于所述防水圈内,所述组合透镜设置在所述防水圈上,所述防水圈的厚度大于所述光源的高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组合透镜、防水圈和散热器通过紧固件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光源为LED光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发光模组至少有二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散热器为铝挤散热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连接有角度调节机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与所述壳体连接的支架和与所述支架旋转连接的固定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架上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上设有控制角度的卡槽,所述固定座通过轴与所述弧形槽旋转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包括左支撑条、右支撑条、前侧盖和后侧盖,所述左支撑条、右支撑条、前侧盖和后侧盖围合成框形,所述左支撑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侧盖、后侧盖连接,所述右支撑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侧盖、后侧盖连接,所述发光模组分别与所述左支撑条、右支撑条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方案,可通过设置防水圈的厚度大于光源的高度,以大防水圈的厚度,来避免在锁紧灯板、组合透镜时,锁紧灯板、组合透镜挤压光源,可避免光源表面压伤,避免导致光源芯片坏死及避免灯板金线断裂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隧道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隧道灯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隧道灯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隧道灯的发光模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隧道灯的发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隧道灯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至图6中的附图标号为:壳体1;旋转机构2;支架21;固定座22;发光模组3;空气呼吸器31;散热器32;灯板33;光源34;防水圈35;组合透镜36;螺钉37。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隧道灯,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设有发光模组3,所述发光模组3包括空气呼吸器31、散热器32、灯板33、光源34、防水圈35和组合透镜36,其中,所述灯板33与所述散热器32连接,所述光源34设置在所述灯板33上并与所述灯板33电连接,所述防水圈35设置在所述散热器32上,所述灯板33位于所述防水圈35内,所述组合透镜36设置在所述防水圈35上,所述防水圈35的厚度大于所述光源34的高度。
如图1至图6所示,所述组合透镜36、防水圈35和散热器32通过紧固件连接,本实用新型优选为所述组合透镜36、防水圈35和散热器32通过螺钉37连接。
如图1至图6所示,所述光源34优选为LED光源。
如图1至图6所示,所述发光模组3至少有二个,本实用新型优选采用三个所述发光模组3。
如图1至图6所示,所述散热器32优选为铝挤散热器。
如图1至图6所示,所述壳体1连接有角度调节机构2,所述角度调节机构2包括与所述壳体1连接的支架21和与所述支架21旋转连接的固定座22,所述固定座22安装在遂道上,用于固定所述隧道灯,可通过角度调节机构2来控制所述发光模组3的发光角度。
如图1至图6所示,所述支架21上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上设有控制角度的卡槽,所述固定座22通过轴与所述弧形槽旋转连接,可通过所述卡槽来控制所述发光模组3的发光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冠牌光电技术(大冶)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冠牌光电技术(大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985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