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承重结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98371.0 | 申请日: | 2013-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02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张大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邦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1/08 | 分类号: | B32B1/08;B32B27/08;B32B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新同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6 | 代理人: | 杨胜军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承重 结构件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承重结构件,特别涉及一种可以广泛应用于建筑装饰的承重结构件。
背景技术
传统的承重结构件通常由木材、塑料、热固性复合材料或木塑复合材料(WPC)制成。例如在建筑装饰中使用承重结构件作为地板或装饰板时,单独应用木材将导致保养成本过高,单独应用塑料或木塑复合材料会使得抗蠕变性过低,而单独应用热固性复合材料又会造成抗划伤性太弱并且缺乏期望的木材外观。
现有技术中,已经将无机填充剂(诸如滑石粉等)和偶联剂(诸如MAH-g-PE)添加到木塑复合材料中以改善其刚度。然而,这种经改善后的木塑复合材料在某些情况下仍经常不能满足对承重结构件的性能要求。现今,已经尝试在承重结构件中应用热固性复合材料(诸如不饱和聚酯或环氧树脂)。热固性复合材料确实比木材或木塑复合材料具有更强的刚性和更好的尺寸稳定性。然而,热固性复合材料的外观不像真实的木材,并且其表面易于被损坏,这导致热固性复合材料中的玻璃纤维在使用过程中会暴露在承重结构件的表面上。这些暴露的玻璃纤维会导致使用者被割伤和受到伤害。例如,当由纯热固性复合材料制成的承重结构件被用作地板时,那么暴露的玻璃纤维就将会对光脚在其上行走的人造成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承重结构件,其将木塑复合材料和热固性复合材料的优点结合在一起,从而既能够构造出具有类似真实木材的外观,又具有接近纯热固性复合材料的钢性,同时还能避免对使用者造成伤害。
为此,本申请涉及一种承重结构件,其包括:热固性复合材料的芯体;和木塑复合材料的保护层,所述保护层包覆于所述芯体。
根据本申请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芯体为实心的。
根据本申请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芯体包括空腔和包围所述空腔的芯层。
根据本申请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芯体的芯层的厚度为3-5mm。
根据本申请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空腔内间隔地具有多个纵向或横向延伸的支承肋。
根据本申请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芯体为玻璃纤维增强型不饱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芯体,或玻璃纤维增强型环氧树脂芯体。
根据本申请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保护层为木质纤维增强型聚乙烯层。
根据本申请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保护层的厚度为2-8mm,优选为3-4mm。
根据本申请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芯体为纵向延伸的板状或条状。
根据本申请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保护层包覆于所述芯体的顶面和至少两个侧面。
根据本申请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承重结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芯体和所述保护层之间以将所述芯体和所述保护层粘合在一起的粘合层。
根据本申请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粘合层为丙烯酸脂共聚物层。
根据本申请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承重结构件还包括覆盖在保护层的外表面上的饰层和/或耐污耐刮擦层。
根据本申请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保护层和所述芯体之间具有增强二者之间结合强度的机械配合结构或纹理。
所述承重结构件可以用作地板、装饰板或家具面板等。
因此,根据本申请的承重结构件实现了具有较强刚性、安全、同时外观美观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阅读以下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另外的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显而易见。其中本申请的特别的实施例作为阐述性示例公开。
图1示出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承重结构件;
图2示出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承重结构件;
图3示出根据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承重结构件。
图4示出根据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承重结构件。
图5示出生产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承重结构件的过程。
在不同的视图中,相应结构可以用类似的附图标记表示,并将省略这些结构多余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承重结构件,其主要包括由热固性复合材料制成的芯体3和由木塑复合材料制成的保护层5。所述保护层5和所述芯体3之间具有增强二者之间结合强度的机械配合结构或纹理。优选地,所述热固性复合材料具有不饱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或环氧树脂,所述不饱和PET或环氧树脂填充有玻璃纤维和其它填充剂或添加剂。优选地,所述木塑复合材料主要具有木质纤维、聚乙烯、抗紫外剂、偶联剂以及其它填充剂。所述偶联剂例如是DuPont公司的的偶联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邦公司,未经杜邦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983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