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漆包线去漆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97574.8 | 申请日: | 2013-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58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邬月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圣利线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28 | 分类号: | H01R43/28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刘述生 |
地址: | 21515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漆包线 漆膜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漆包线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漆包线去漆膜装置。
背景技术
漆包线是指用绝缘漆作为绝缘涂层、用于绕制电磁线圈的金属导线,漆包线是电机、电器和家用电器、电讯、电子仪表电磁绕组的主要和关键原材料。在电机、变压器、变流器等各类线圈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小直径漆包线,都需要通过对线头进行去漆膜处理,以保证焊接,压接工艺的顺利进行和电流的正常传导。但是传统的去漆膜装置每次只能去一根线,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漆包线去漆膜装置,能够同时去除两根漆包线的漆膜,操作方便快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漆包线去漆膜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中心杆和两个滑槽,所述两个滑槽内均设有切割器,所述中心杆通过杠杆带动连杆使切割器沿滑槽运动。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两个滑槽平行放置。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中心杆设置在两个滑槽的轴对称中心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切割器上设有与连杆连接的连接部。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切割器为通过铰链连接的两个半环形外壳组成的筒状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两个半环形外壳上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卡合部和卡合结合部。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两个半环形外壳内侧均设有半环形刀片。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两个半环形刀片相对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同时去除两根漆包线的漆膜,操作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漆包线去漆膜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漆包线去漆膜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切割器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漆包线去漆膜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切割器的A-A向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底板,2、滑槽,3、中心杆,4、杠杆,5、连杆,6、切割器,7、连接部,8、刀片,9、铰链,10、卡合部,11、卡合结合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一种漆包线去漆膜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设有中心杆3和两个滑槽2,所述两个滑槽2内均设有切割器6,所述中心杆3通过杠杆4带动连杆5使切割器6沿滑槽2运动。
所述两个滑槽2平行放置,使两个切割器6的运动一致。
所述中心杆3设置在两个滑槽2的轴对称中心位置。
所述切割器6上设有与连杆5连接的连接部7。
所述切割器6为通过铰链9连接的两个半环形外壳组成的筒状结构。
所述两个半环形外壳上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卡合部10和卡合结合部11,用来锁紧切割器6。
所述两个半环形外壳内侧均设有半环形刀片8。
所述两个半环形刀片8相对设置,便于切去漆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打开切割器6,把需要去漆膜的漆包线放在切割器6中,并锁紧,旋转中心杆3,中心杆3通过杠杆4带动连杆5使切割器6沿滑槽2运动,漆膜被切下,方便快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够同时去除两根漆包线的漆膜,操作方便快捷。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圣利线缆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圣利线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975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