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触摸屏保护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396321.9 | 申请日: | 2013-07-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579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 发明(设计)人: | 揭海欢;敖鹤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2B7/06 | 分类号: | B32B7/06;B32B7/1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邓云鹏 |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触摸屏 保护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触摸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触摸屏保护结构。
背景技术
触摸屏因为其直观、简单、快捷等优点,已经成为了改善人机操作界面的主流输入设备。它赋予了多媒体以崭新的面貌,是极富吸引力的全新多媒体交互设备。主要应用于公共信息的查询、领导办公、工业控制、军事指挥、电子游戏、点歌点菜、多媒体教学、房地产预售等。
触摸屏保护膜是触摸屏成品出货的必备物料,其主要是对触摸屏背面的传感器进行保护,防止在转移的过程中造成传感器的刮伤、脏污、变形等不良影响,在将触摸屏与其他设备组装时便撕掉触摸屏保护膜。传统的触摸屏保护膜由于粘力过大,或因贴覆时间过长而粘力增大,很难从触摸屏撕离,给工作人员操作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便于撕离的触摸屏保护结构。
一种触摸屏保护结构,包括:保护膜,包括用于与触摸屏贴合的第一表面,和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设置的第二表面;所述保护膜包括相邻的第一侧端和第二侧端,所述第一侧端和第二侧端分别开设有第一切口和第二切口,所述第一切口和第二切口互不相交;撕手部,包括有胶区和连接所述有胶区的无胶区,所述保护膜的第一切口与所述第二侧端的最大距离小于所述有胶区的最小宽度,所述保护膜的第二切口与所述第一侧端的最大距离小于所述有胶区的最小宽度,所述保护膜的第一切口和第二切口的深度也均小于所述有胶区的最小宽度;所述有胶区贴合于所述保护膜的第二表面,且覆盖所述第一切口和第二切口两侧,所述有胶区不与所述第一侧端和第二侧端接触;所述有胶区的粘着力大于所述保护膜的第一表面的粘着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有胶区包括相邻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且所述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分别与所述保护膜的第一侧端和第二侧端平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护膜为长方形的保护膜,所述保护膜的第一侧端和第二侧端相连形成拐角,所述有胶区为轴对称的有胶区;所述保护膜连接所述拐角的对角线与所述有胶区的对称轴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护膜的第一切口和第二切口的深度为3毫米至7毫米,所述有胶区的最小宽度为8毫米至12毫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护膜的第一切口和第二切口分别垂直于所述第一侧端和第二侧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有胶区与所述保护膜的第一侧端和第二侧端的最短距离为0.5毫米至1毫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护膜包括粘合层和与所述粘合层连接的抗静电层,所述粘合层远离所述抗静电层的表面为所述保护膜的第一表面,所述抗静电层远离所述粘合层的表面为所述保护膜的第二表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粘合层包括胶层和离型膜,所述离型膜通过所述胶层与所述抗静电层连接,所述离型膜远离所述胶层的一侧与所述触摸屏贴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胶层的厚度为0.05毫米至0.1毫米。
上述触摸屏保护结构,保护膜的第一侧端和第二侧端分别开设有第一切口和第二切口,保护膜的第一切口与第二侧端的最大距离小于有胶区的最小宽度,保护膜的第二切口与第一侧端的最大距离小于有胶区的最小宽度,保护膜的第一切口和第二切口的深度也均小于有胶区的最小宽度,以便有胶区可覆盖第一切口和第二切口两侧,有胶区的粘着力大于保护膜的第一表面的粘着力,避免工作人员在手持撕手部的无胶区将保护膜从触摸屏撕离时,撕手部从保护膜脱落。由于在保护膜的第一侧端和第二侧端分别开设有第一切口和第二切口,在利用撕手部将保护膜撕离时,改变了保护膜内部产生的应力,使得保护膜被第一切口和第二切口隔离开的区域先被撕开,进而带动整个保护膜从触摸屏撕离,与传统的触摸屏保护膜相比,便于撕离且操作方便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触摸屏保护结构的结构图;
图2为一实施例中保护膜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963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