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处理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度测试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96251.7 | 申请日: | 2013-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223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星成霞;李永立;王应高;金绪良;赵荧;翟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44 | 分类号: | G01N33/4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姚亮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处理 离子交换 树脂 分离 测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处理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度测试系统,属于水处理树脂再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高速混床是电厂凝结水精处理系统的重要单元,高速混床树脂的交叉污染是影响出水水质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减少树脂的交叉污染,就成了凝结水精处理的主要研究课题。目前减少交叉污染的方法是采用高塔分离法、锥体分离法等先进的树脂分离设备,通过优化设备工艺参数和树脂选型等方法来提高阴阳树脂的分离度。
树脂分离度是衡量高速混床树脂交叉污染的重要指标之一,阴树脂在阳树脂层中的含量和阳树脂在阴树脂层中的含量的百分比即为树脂的分离度。采用高塔分离工艺,可使高速混床阴、阳树脂得到较彻底的分离。资料认为,此系统可使阴树脂在阳树脂层中的含量和阳树脂在阴树脂层中的含量小于0.1%。
目前,树脂分离度常用于高速混床(也可用于一般水处理混床)树脂分离程度的定性分析中,如高速混床出水水质较差或周期制水量偏低可能与树脂分离度较低有关,而很少采取阳树脂塔(分离塔中分离好的阳树脂输送到阳树脂塔待再生)和阴树脂塔(分离塔中分离好的阴树脂输送到阴树脂塔待再生)中的树脂进行树脂分离度的定量测定,主要原因是没有树脂分离度测试系统及方法。
因此,实现对高速混床树脂分离度的定量测定,对树脂分离设备的树脂分离效果给以科学的、定量化的判定,对于优化树脂分离设备的树脂分离工艺参数、提高树脂的再生水平,进而提高高速混床的出水水质及出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处理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度测试系统,采用该测试系统可以很方便地实现对于树脂分离度的测定。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处理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度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水处理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度测试系统包括树脂分离柱、柱塞式计量泵、三通调节阀、水箱;其中:
所述水箱通过管道与所述三通调节阀的第一端口连接,并且该连接管道上设有柱塞 式计量泵;
所述树脂分离柱上具有刻度,并且,所述树脂分离柱的底部开口与所述三通调节阀的第二端口连接,所述树脂分离柱的顶部开口通过管道排空;
所述三通调节阀的第三端口排空。
在上述水处理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度测试系统中,优选地,该水处理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度测试系统包括一排放池,并且,所述三通调节阀的第三端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排放池连接,所述树脂分离柱的顶部开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排放池连接。通过设置排放池便收集通过三通阀的第三端口和树脂分离柱的顶部开口流出的水。
在上述水处理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度测试系统中,优选地,所述树脂分离柱的高度为1500mm,内径为20mm。
在上述水处理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度测试系统中,优选地,所述树脂分离柱两端的接头为螺纹接头。采用螺纹接头便于树脂的装填和更换。
在上述水处理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度测试系统中,优选地,所述树脂分离柱的进出水结构为双层多孔板夹尼龙网结构。采用该结构可以防止树脂漏出。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上述测试系统是基于电厂实际应用需要,结合高速混床离子交换树脂性能和离子交换水处理工艺技术开发的一套水处理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度测试系统,该系统可以用于电厂凝结水精处理混床树脂再生工艺对树脂分离度的定量测定。
树脂分离柱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离度测试系统的核心部件,为了达到对阴离子交换树脂中混入的阳离子交换树脂和阳离子交换树脂中混入的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完全分离,考虑到精处理混床树脂粒径、密度、溶胀性等性能指标特点,该树脂分离柱可以采用有机玻璃材质。在本实用新型中,该树脂分离柱需要垂直或者近似垂直放置,可以设置一个分离柱支架来固定该树脂分离柱。树脂分离柱表面的刻度为高度线刻度,可以用来度量树脂分层界面的高度,从而确定树脂的量。
柱塞式计量泵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离度测试系统的重要部件,采用柱塞式计量泵作为树脂分离柱内树脂反洗分层用水的驱动部件,巧妙地利用了柱塞泵脉冲计量式工作特点,为树脂分离柱中树脂的有效分离起到了规律的振动和筛分作用,这一作用对于逆流反洗的树脂的有效分离起到了关键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962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筒瓦
- 下一篇:墙壁面板及外墙壁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