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液混合式气浮池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395903.5 | 申请日: | 2013-07-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333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志江 |
| 主分类号: | C02F1/24 | 分类号: | C02F1/2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501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式 气浮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处理装置,主要去除水中悬浮物、油脂、藻类等,达到初步净化水的目的,特别是涉及气液混合式气浮池。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气浮装置设置有压力容器、空压机、循环泵等设备,因而设备投资大、占地大、维护繁琐、噪声大、管理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气液混合式气浮池,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的气浮装置设备投资大、占地大、维护繁琐、噪声大、管理不方便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气液混合式气浮池,包括上部为敞开的圆形或者方形箱体,所述箱体的隔板将箱体内腔分隔成气液混合区、气浮上流区、浮渣区、清水区;所述气液混合区设置有微气泡发生器,所述气浮上流区与浮渣区之间设置有浮渣导流斗;所述清水区底部设置有清水收集管;所述箱体上部设置有排渣口;所述箱体下部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所述微气泡发生器由潜水电机、搅拌叶轮、进气管、进水管和气液释放管组成,进气管连接至箱体外,进水管的进水口连接至清水区,气液释放管上设置有若干圆孔。
所述浮渣导流斗为喇叭口形状,上部大下部小。
所述清水收集管上设置有若干圆孔。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气浮效果好、投资省、占地少、运行费用低、管理方便并且无噪音,既环保又适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气液混合式气浮池结构示意图。
图中符号说明:箱体(1)、原水进水口(2)、出水口(3)、微气泡发生器(4)、浮渣导流斗(5)、清水收集管(6)、排渣口(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用最佳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的气液混合式气浮池,气液混合式气浮池,包括上部为敞开的圆形或者方形箱体,所述箱体的隔板将箱体内腔分隔成气液混合区、气浮上流区、浮渣区、清水区;所述气液混合区设置有微气泡发生器,所述气浮上流区与浮渣区之间设置有浮渣导流斗;所述清水区底部设置有清水收集管;所述箱体上部设置有排渣口;所述箱体下部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所述微气泡发生器由潜水电机、搅拌叶轮、进气管、进水管和气液释放管组成,进气管连接至箱体外,进水管的进水口连接至清水区,气液释放管上设置有若干圆孔。
所述浮渣导流斗为喇叭口形状,上部大下部小;所述清水收集管上设置有若干圆孔。
气液反应区为原水与絮凝药剂和空气的反应容器,其作用在于形成附带有微气泡的絮凝团;气浮上流区为悬浮物、油脂、藻类的上升区,其作用在于为附带有微气泡的絮凝团提供一个上升的空间,使密度小于水的附带有微气泡的絮凝团缓慢上升;浮渣区包括浮渣停留区和排渣口,其作用在于及时将浮渣排出。
最后应说明的是: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志江,未经杨志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959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织布机用皮结
- 下一篇:一种剪叉式轻型脚踏升降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