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后座椅靠背下安装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95455.9 | 申请日: | 2013-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388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乔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005 | 分类号: | B60N2/005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 |
地址: | 23002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座椅 靠背 安装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后座椅靠背下安装支架。
背景技术
对于后排可折叠靠背来说,有两种方式可以实现靠背与车体的连接:一种是铰链连接;另一种是固定轴连接。但无论是铰链连接还是固定轴连接都存在各自的缺陷。
如图1所示,后排可翻座椅采用铰链安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固定方式,该固定铰链由3部分组成,分别为左侧的L形支架11、右侧的蝴蝶形支架12以及把两者固定在一起的铆钉13。正常安装状态下,首先,用两个螺栓将右侧的蝴蝶形支架固定在侧围钣金上,然后再用螺栓将左侧的L形支架与靠背骨架相连。
采用这种固定方式时安装复杂(需要考虑右侧蝴蝶形支架的安装定位方式)、安装精度低,且成本较高(需要2个支架、1个铆钉以及3个螺栓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装配复杂、装配精度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后座椅靠背下安装支架。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后座椅靠背下安装支架,包括L形支架和螺栓组件,其中,
所述L形支架上设有螺栓孔,通过该螺栓孔,所述L形支架以所述螺栓组件为旋转轴心铰接;
所述螺栓组件包括:台阶螺栓、垫圈和衬套,其中,所述台阶螺栓依次包 括螺帽、第一台阶和第二台阶,所述第一台阶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台阶的直径,所述第一台阶与所述L形支架上的螺栓孔匹配,所述第一台阶为所述L形支架的铰接轴;所述衬套套在所述第二台阶上并与第一台阶相邻,所述垫圈套在所述第二台阶上起固定整个螺栓组件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螺帽包括头部和挡片,所述头部为外六角状,所述挡片为环形挡片固定于所述外六角状头部一端外侧,并与所述第一台阶相邻。
优选的,所述后座椅靠背下安装支架还包括轴套,该轴套为圆环状、套在所述第一台阶上,并固定于所述L形支架与所述衬套之间。
优选的,所述轴套为塑料轴套。
优选的,所述轴套的圆环宽度大于所述挡片的圆环宽度。
优选的,所述衬套、垫圈为圆环状,所述衬套的圆环宽度小于所述垫圈或所述轴套的圆环宽度。
优选的,所述衬套为圆环状。
优选的,所述垫圈为纸垫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将铰链安装固定点由两个简化成1个,简化了安装的同时也提高了装配精度;此外,取消了蝴蝶形支架及铆钉,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现有设计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后座椅靠背下安装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台阶螺母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A-A向剖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如下:
L形支架11,蝴蝶形支架12,铆钉13;
螺栓组件2,台阶螺栓23,螺帽231,头部2311,挡片2312,第一台阶232,第二台阶233,垫圈21,衬套25,轴套2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其具体实施方式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附图中将对构成较佳实施例的组件的数目、位置、关系、及尺寸的延伸将有所说明,在阅读及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后相关的变化实施属于业界技能。另外,在阅读及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后,配合特定力量、重量、强度、及类似要求的精确尺寸及尺寸比例的改变亦属本领域公知常识。
如图2、3、4所示,一种后座椅靠背下安装支架,包括L形支架11和螺栓组件2,其中,
所述L形支架1上设有螺栓孔,通过该螺栓孔,所述L形支架11以所述螺栓组件2为旋转轴心铰接;
所述螺栓组件2包括:台阶螺栓23、垫圈21和衬套25,其中,所述台阶螺栓23依次包括螺帽231、第一台阶232和第二台阶233,所述第一台阶232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台阶233的直径,所述第一台阶232与所述L形支架11上的螺栓孔匹配,所述第一台阶232为所述L形支架11的铰接轴;所述衬套25套在所述第二台阶233上、并与第一台阶232相邻,所述垫圈21套在所述第二台阶233上起固定整个螺栓组件2的作用。
如图2、4所示,所述螺帽231包括头部2311和挡片2312,所述头部2311为外六角状,所述挡片2312为环形挡片固定于所述外六角状头部2311一端外侧,并与所述第一台阶232相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954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载电瓶的负极控制开关与工程车辆
- 下一篇:无人搬运车在线充电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