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日光温室后墙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95367.9 | 申请日: | 2013-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83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健;李洁;魏斌;王军伟;卓嵩;丘爱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9/14 | 分类号: | A01G9/14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 |
地址: | 211225 江苏省南京市溧***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日光温室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土木建筑结构,尤其是一种墙体结构,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型日光温室后墙结构。
背景技术
日光温室利用后墙白天储热夜晚放热的原理,较其它非加热农业设施保温性能较好,近几年在我国北方地区面积不断扩大并呈现出了多种不同的日光温室类型。在日光温室的发展过程中,各地区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建造出了多种类型的日光温室墙体,如:粘土砖墙、空心砌块墙、机打土墙等单种材质墙体、粘土砖+聚苯板、粘土砖+夯实土壤、空心砌块+轻质材料(珍珠岩、稻壳等)复合材质墙体。
但是在实际的生产中我们发现上述墙体结构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粘土砖的使用消耗了大量的粘土资源,在我国的部分地区已颁布了“禁粘令”;空心砌块墙体比热容较小,蓄热能力差,造成日光温室的保温效果较差;机打土墙由于其稳定性较差、厚度较大降低了日光温室的土地利用率;聚苯板的使用增加了日光温室的建造成本;粘土砖+夯实土壤的方案利用了土壤蓄热能力强的特点,但墙体外侧无保温层造成墙体热量夜间散失较大;空心砌块+轻质材料的方案与单纯的空心砌块相比,蓄热能力没有明显提高。
因此,设计一种厚度小、蓄热量大、保温性好、结构稳定性强、经济实用的日光温室后墙结构是当前农业设施科研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日光温室后墙现存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厚度小、白天蓄热量大、夜间保温性好、结构稳定性强、经济实用的日光温室后墙结构。
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日光温室后墙结构,该后墙结构的墙体为双层结构,它包括内层墙体和外层墙体,所述内层墙体由内墙空心砌块砌成,外层墙体由外墙空心砌块砌成,所述内墙空心砌块和外墙空心砌块中分别填充有不同的填充物。
所述内墙空心砌块和外墙空心砌块为单排孔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
所述内墙空心砌块内的填充物为导热系数大、蓄热能力强的夯实土壤。
所述外墙空心砌块内的填充物为导热系数、热容和密度小的作物秸秆粉末块。
所述内墙空心砌块一顺一丁状组合构成内层墙体,所述外墙空心砌块全顺状组合构成外层墙体。
所述内层墙体和外层墙体沿墙体长度方向间隔一定距离布置有砌块壁柱,内层墙体和外层墙体通过所述砌块壁柱相互咬合。
所述内层墙体和外层墙体之间还设置有隔热层。
所述隔热层为聚苯板。
有益效果:
(1)墙体采取双层结构,蓄热能力和保温能力俱佳;
(2)空心砌块填充物的材料环保低碳,节约资源,经济实用;
(3)墙体厚度小,减少了占地面积;
(4)本实用新型的砌块壁柱结构使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稳定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横向截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与拱架连接墙组合状态的纵向截面图。
图3是五种不同的墙体构造对日光温室室内最低气温的影响条形图。
图4是晴天和阴天不同天气状况下不同墙体构造的墙体表面的单位面积向温室室内释放的热流量条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内层墙体,2-外层墙体,3-内墙空心砌块,4-外墙空心砌块,5-砌块壁柱,6-隔热层,7-拱架连接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墙体为双层结构,包括内层墙体1和外层墙体2。所述内层墙体1由内墙空心砌块3砌成,外层墙体2由外墙空心砌块4砌成。所述内墙空心砌块3和外墙空心砌块4中分别填充有不同的填充物。
所述内墙空心砌块3和外墙空心砌块4为单排孔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
所述内墙空心砌块3内的填充物为导热系数大、蓄热能力强的夯实土壤。
所述外墙空心砌块4内的填充物为导热系数、热容和密度小的作物秸秆粉末块。
所述内墙空心砌块3一顺一丁状组合构成内层墙体1,所述外墙空心砌块4全顺状组合构成外层墙体2。
所述内层墙体1和外层墙体2沿墙体长度方向间隔一定距离布置有砌块壁柱5,内层墙体1和外层墙体2通过所述砌块壁柱5相互咬合。
所述内层墙体1和外层墙体2之间还设置有隔热层6。
所述隔热层6为聚苯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农业大学,未经南京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953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合动力车辆
- 下一篇:一种对彩信数据进行处理的方法及分布式缓存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