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粉粒状肥料施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95264.2 | 申请日: | 2013-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531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勾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勾毅 |
主分类号: | A01C15/02 | 分类号: | A01C15/02 |
代理公司: | 遵义市遵科专利事务所 52102 | 代理人: | 刘学诗 |
地址: | 563500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粒状 肥料 施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生产器具,尤其属于用于粉粒状肥料施肥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施肥方式是将要施肥的土地用锄头挖一小坑再将粉粒状肥施放于小坑内,这样防止被雨水冲淋流失而降低肥效,这种施肥方式最大的缺点就是工效较低,需要两人操作,若是一人操作效率更低,为了克服这一缺点,特设计了本施肥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粉粒状肥料施肥器,它的结构主要包括两部分:施肥器和背于背上的肥料容器,即肥料桶和桶口上的桶盖,底端与软管连接,肥料桶上设有两条肩背带;施肥器包括外筒、手柄、活塞、压缩弹簧、软管接口、下料管、定量斗、定量调节杆进料口、储肥斗、下料口、活塞、锥头、变径管、上管盘;外筒为金属圆形管,管内设有活塞,活塞上端连接有变径管,变弃管上端设有上管盘,活塞拉杆与活塞和变径管连接,活塞拉杆上部伸出外筒以外,活塞拉杆顶端设有手柄,外筒上部设有压缩弹簧,外筒下部外侧连接有下料管,下料管上端为软管连接口,下料管下部外筒上设有定量斗和储肥斗两斗连为一体且两端封闭,两斗之间通过半月盘把上下两斗分隔,半月盘上连接有定量调节杆,两斗通过卡槽活动连接在外筒上,两斗相对应的外筒筒壁上开有进料口和下料口,活塞的底端设为圆形锥头。
所述的肥料桶底端设为漏斗形,漏斗管口与软管连接。
所述外筒下部外侧连接的下料管成“Y”形。
所述的变径管顶部所设上管盘位置应在下料管与外筒连接口之上。
采用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可以大大提高工效,比传统的提高5~8倍,而且降低了劳动强度,施肥均匀一致,定量准确,特别适合山区耕地的施肥作业。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粉粒状肥料施肥器结构示意图;
图2 为背扶于背的肥料容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筒,2—手柄,3—活塞拉杆,4—压缩弹簧,5—软管接口,6—下料管,7—定量斗,7.1—定量调节杆,8—进料口,9—储肥斗,10—下料口,11—活塞,12—锥头,13—变径管,14—上管盘,15—肥料桶,16—盖,17—肩背带,18—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现对照附图作具体说明:它的结构主要包括两部分,握持在手上的施肥器,背在背上的肥料容器,即肥料桶15和桶口上的桶盖16,肥料桶15底端设为漏斗形,漏斗管口与软管18连接,肥料桶15上设有两条肩背带17。施肥器的结构包括外筒1、手柄2、活塞杆3、压缩弹簧4、软管接口5、下料管6、定量斗7、定量调节杆7.1、进料口8、储肥斗9、下料口10、活塞11、锥头12、变径管13、上管盘14;外筒1为金属圆形管管内设有活塞11,活塞上端连接有变径管13,变径管13上端有上管盘14、活塞拉杆3与活塞11和变径管13连接,活塞拉杆3上部伸缩弹簧4,外筒1下部外侧连接有下料管6成“Y”形上下料管6的上端为软管接口5,下料管6下部外筒1上设有定量斗7和储料斗9并两斗连为一体两端封闭,两斗之间通过半月盘把上、下两斗分隔,半月盘上连接有定量调节杆7.1,两斗通过卡槽活动连接在外筒1上,两斗相对应的外筒壁上开设有进料口8和下料口10,活塞11的底端设为圆形锥头12.变径管13顶部所设有上管盘14的位置应在下料管6与外筒1连接口之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勾毅,未经勾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952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