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调换热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395173.9 | 申请日: | 2013-07-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55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 发明(设计)人: | 黄梅芳;叶梅娇;陈雪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凯达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56 | 代理人: | 朱业刚 |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换热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轿车作为一种代步工具,正慢慢地进入每一个家庭,用户对轿车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对舒适性的要求。
车载空调作为车辆的一个标配部件,对车辆及其重要,空调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驾驶者及乘坐者的舒适性。
现有汽车空调箱体的流道设计为鼓风机吹出的风从空调箱体进风口进去后全部通过制冷器,经过制冷器后的风经过冷暖进气风门后,要么经过制热器最后通往箱体出风口,要么直接通往箱体出风口。但制冷器和制热器都存在较大的风阻,当将空调在采暖模式时,通过汽车空调箱体的风必须同时经过制冷器和制热器,因此箱体内流通的风在制冷器和制热器的影响下,最终从空调箱体出风口流出的风量损失较大,风量减小,从而导致整车采暖能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汽车采暖时的空调舒适性及整车除霜除雾的及时性。
现有一般解决此问题的方法是提高鼓风机电流转速或选择功率较大的鼓风机,通过提高进入汽车空调箱体的鼓风机风量来弥补车辆在采暖模式时损失的风量,而现有的这种方案将导致整车鼓风机噪音提高或汽车空调鼓风机箱体需重新设计开模等弊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空调在采暖模式时存在风量损失而导致采暖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空调换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提供一种空调换热装置,包括箱体、进气风门、位于箱体中的制热器和制冷器;
所述箱体包括隔板、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隔板将箱体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
所述制热器位于所述第一腔室中,所述制冷器位于第二腔室中,所述进风口分别与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连通,所述出风口分别与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连通;
所述进气风门位于所述进风口侧,所述进气风门与所述隔板可转动连接且可在关闭所述第一腔室处与关闭所述第二腔室处之间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空调换热装置中,所述制热器的截面形状与所述第一腔室的截面形状相匹配,所述制冷器的截面形状与所述第二腔室的截面形状相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空调换热装置中,还包括与所述出风口连接的多个分支风管。
进一步地,所述空调换热装置中,所述制冷器为蒸发器,所述制热器为加热器。
进一步地,所述空调换热装置中,所述加热器为暖风芯体或PTC电加热芯体。
进一步地,所述空调换热装置还包括出气风门,所述出气风门位于所述出风口侧并与所述隔板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空调换热装置中,所述出气风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多个绕流片。
本实用新型所述空调换热装置中的制热器和制冷器位于箱体不同的腔室,制热和制冷分开进行,当空调处于制热模式时,从进风口进来的风不需要经过制冷器,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减小了风在箱体中受到的风阻,进而从出风口流出的风量相对增大,提高了空调的制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换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换热装置处于制热模式下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换热装置处于制冷模式下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换热装置处于冷热风混合模式下的示意图。
其中,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箱体;101、隔板;102、第一腔室;103、第二腔室;104、进风口;105、出风口;2、制热器;3、制冷器;4、进气风门;5、风;6、出气风门;7、饶流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所述空调换热装置主要用于汽车上,当用于汽车上时,所述空调换热装置安装在车内,通过在空调换热装置内流通的风与汽车内部的空气进行热量交换,进而达到制热和制冷的目的。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951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