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净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95070.2 | 申请日: | 2013-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554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姚力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力芝 |
主分类号: | B01D29/01 | 分类号: | B01D29/01;B01D29/58;C02F1/6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知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1 | 代理人: | 孙皓;林虹 |
地址: | 518112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净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净水设备,特别是一种家用净水设备。
背景技术
自来水厂净化、消毒后生产出来的自来水经配水泵站或重力势能作用输送到各个用户,输送受到管道结构,特别是蓄水塔与管道材料如普通水泥池、灰口铸铁管或镀锌管的影响,有可能在输送过程中发生二次污染,因此由自来水厂机泵通过输配水管道供给用户的水,往往达不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一般情况下要将其煮沸后方可饮用。直接连接在自来水出水阀上的净水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现有技术的净水器未设置自动清洗结构,这样较长时间不清洗净水器便形成水垢,还会大量繁殖细菌、病毒及水生植物,如水藻等,成为脏水器,严重危害净水器使用者的身体健康。如果人工对净水器进行拆卸、清洗,极为麻烦,也不易达到好的清洗效果,导致很多净水器的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便被丢弃。即便拆卸清洗,由于滤孔被堵塞,净水器的使用寿命也不长,不利于净水器的推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净水器,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使用中利用自来水的压力差自动清洗净水器,第二个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利用过滤层的封闭结构,在高温后反冲疏通滤孔,保持有效滤水功能,延长净水器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净水器,包括净水器壳体和净 水器壳体内的净水器芯,所述净水器壳体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净水器芯从上至下设有2-10层水平设置的过滤层,净水器壳体上端面与过滤层之间、两过滤层之间、过滤层与净水器壳体底部端面之间平行的间隙分别构成水层,相邻的两水层之间通过流水管连通;所述净水器芯的中央设有中心管,中心管的下端连接净水器壳体底部的净水出水管,所述中心管上间隔设有过水孔,过水孔与过滤层位于相同的高度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水层内设有清洁球,清洁球为球形,球面分布有毛刺,清洁球的直径不大于水层的高度,清洁球)的直径大于流水管的内径。
本实用新型的净水器壳体为带有桶底的圆筒形状的水桶,水桶的上部端口设有可开启的盖子。
本实用新型的盖子的中央开有孔,中心管伸出,在盖子的上部还开有消毒孔。
本实用新型的述净水出水管设置在水桶的桶底中央;在水桶的外壁的上端连接进水管,进水管下方、水桶的外壁的下端连接出水管;在水桶的外壁上,设有2-10根平行排列的流水管,流水管呈螺旋线形,螺旋线流水管的上部的进水口连通过滤层上面的水层,螺旋线的流水管的下部的出水口连通过滤层下面的水层。
本实用新型的流水管的出水口伸进水桶内。
本实用新型的过滤层由上、下层的瓷板和两瓷板之间的活性炭层构成;所述瓷板采用海藻泥烧结而成,活性炭层是由活性炭与活性炭质量5-8%的铜锌合金粉,混合后压制成的板。
本实用新型的中心管由连接管和过水管段交替连接构成,过水管段的管壁上设有过水孔,过水孔为3-5个,过水孔与活性炭层位于相同的高度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过水管段的外径小于连接管的外径,使连接处形成轴肩。
本实用新型的中心管的管腔内放置有麦饭石。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由净水器壳体上部与过滤层、两过滤层之间、过滤层与桶底的间隙构成水层,在相邻的两水层之间用螺旋状的流水管连接,利用家庭普通用水时自来水压力差使水呈螺旋状由上至下流动,旋转清洗过滤层和容器表面的水垢、脏物,由出水管排除,由进水管、流水管依次进入各水层内的水,经过滤层、过水孔进入中心管得到净水,相比较可极大的扩大了过滤的面积,增加净水的出水量。可以利用沸水消毒后,加压反冲方式对过滤层中的堵塞物进行疏通,延长净水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2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水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心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过滤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净水器,设有净水器壳体1,净水器壳体1内设置有净水器芯2。
净水器壳体1设有一个带有桶底的圆筒形状的水桶11,水桶11的上部端口设有可开启的盖子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力芝,未经姚力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950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赫兹波发射/接收集成模块
- 下一篇:一种膜片弹簧淬火线自动出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