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锥杆加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93472.9 | 申请日: | 2013-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566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坤堂;李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力威尔航空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5/08 | 分类号: | B23B5/08;B23Q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17 | 代理人: | 韩登营;张焕亮 |
地址: | 1022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锥杆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有很多轴类零件的长径比L/d>25。在切削力、重力、顶尖顶紧力、离心力和切削热的作用下,横置的细长轴很容易弯曲甚至失稳。传统的防止变形的方法有很多中,比如装夹方式的改善,采用一夹一顶、双顶尖甚至拉夹的方式,还有比如使用跟刀架,中心架,弹性顶尖,改善刀具角度,采用正反刀加工等,因为是低强度杆,而仅仅采用这些传统的方法不能加工出一种长300mm,直径2.4mm~4mm最小壁厚为0.2mm的空心锥杆。而一些专用机床也无法加工出这样的空心锥杆。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锥杆变形或表面光滑度被损伤的锥杆加工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锥杆加工装置,包括固定在机床上的第一主体、嵌装在该第一主体前端的轴承、配置于该轴承上的第二主体,在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上分别开设保持同轴并连通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在所述第二主体前端于所述第二通孔内嵌设具有与所述第二通孔保持同轴的第三通孔的定位套,锥杆的杆体收装于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内。
采用上述结构,由于在所述第一主体、第二主体和定位套上依次开设保持同轴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在所述锥杆加工过程中,可将所述锥杆的杆体收装在这三个通孔中,以防止所述锥杆变形或表面光滑度被损伤。
优选的,所述杆体包括沿其轴向具有不同锥度的多段,所述定位套包括与单段杆体具有相同锥度的多个,每个所述定位套与所述第二主体以可拆卸方式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在所述锥杆加工过程中,可根据每段杆体的锥度而设置与其配套的所述定位套,有利于提高定位效果,防止所述锥杆在加工过程中变形。
优选的,所述第三通孔的前侧部分的孔径小于其后侧部分的孔径。
采用上述结构,由于所述第三通孔的前侧部分的孔径小于其后侧部分的孔径,通过前侧部分与所述锥杆紧密接触,能够保证对所述锥杆所进行的自锁性,通过后侧部分与所述锥杆相配合能够避免两者过定位。
优选的,在所述定位套的外圆周表面上形成一平面部,在所述第二主体上开设沿垂直于其轴向与所述第三通孔连通并与所述平面部相对的安装孔,螺钉旋接于该安装孔上并其端部抵接在所述平面部上。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所述平面部、螺钉及安装孔等相配合,能够使定位套紧固在第二主体上。
优选的,在所述第二通孔内于未与所述定位套重叠设置的部位紧贴设有第二软管。
采用上述结构,在所述杆体置于所述第二通孔内时,在该杆体外围设有所述第二软管,通过所述第二软管能够避免因所述杆体与所述第二通孔直接接触而导致所述杆体的外圆周表面受损,有利于提高所述锥杆的表面光滑度。
优选的,在所述第一通孔内紧贴设有与所述第二软管相衔接的第一软管。
采用上述结构,在所述锥杆加工过程中,所述第二主体连同锥杆一并相对于第一主体旋转,通过所述第一软管能够避免由于所述杆体相对于第一主体转动而与第一通孔壁部直接接触导致所述杆体的外圆周表面受损,有利于提高所述锥杆的表面光滑度。
优选的,在所述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相结合处配置有轴承端盖。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所述轴承端盖能够对所述轴承进行密封,防止灰尘侵入。
附图说明
图1为锥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锥杆加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锥杆置于锥杆加工装置上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定位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5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锥杆加工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在下述描述中,所述前(后)对应于图1~图3中的上(下)。
如图1所示,锥杆5整体为一细长杆状部件,其杆体51由沿其轴向延伸的多段构成,且这多段杆体具有不同锥度。杆体51的总长为300mm,其位于前端部分的直径为4.0mm,其位于后端部分的直径为2.4mm。锥杆5具有沿其中心线贯通的第四通孔52,该第四通孔52的孔径为2.0mm,构成第四通孔52侧壁的最小厚度为0.2mm。由于图1所示锥杆5的长径比较大,若采用传统方法中的夹、拉、顶等方式容易导致锥杆5变形,无法保证锥杆5的锥度及其表面光洁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力威尔航空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力威尔航空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934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速圆锯机主轴结构
- 下一篇:装卸连铸水口盲板用的手柄托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