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炒锅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93064.3 | 申请日: | 2013-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81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陈超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宏利五金塑胶制品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7/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31 | 代理人: | 张汉青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炒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具,具体地说是一种炒锅。
背景技术
锅具按功能分压力锅、煎锅、炒锅、汤锅、蒸锅、奶锅、电饭锅多功能锅等;按材质分不锈钢锅、铁锅、铝锅、砂锅、铜锅、搪瓷锅、不粘锅、复合材质锅等;按手柄个数分单耳锅和双耳锅;按锅底形状分平底锅和圆底锅。铁锅在已有数千年的生产和使用历史,因其在炊具使用中能形成易于人身吸引的二价铁以补充人体所必需的铁元素,所以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
炒锅是中国及东南亚的主要煮食工具。炒锅为锅的一种,特征是顶部开口大,圆底,但中国南方食物,多以小炒为主,故炒 锅设计成有手柄以方便抛炒。炒锅主要用作煎或炒食物,但也可以用作蒸、炖、炸等其他不同的烹饪方法。
中国家庭比较喜欢明火炒菜,特别是喜欢使用弧度比较顺畅的圆底炒菜锅用大火焰的抛炒方式;但是也正是因为此,在使用大火焰抛炒时,火焰很容易将手柄、侧耳部位烧热而容易烫伤使用者;加之,圆底炒菜锅的很容易摆动易倒。
实用新型内容
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了一种既能防烫伤、防烧伤的,同时不易摆动的的炒锅。
技术方案: 一种炒锅,包括锅身、手柄、侧耳,锅身一端与手柄连接,锅身另一端与侧耳连接,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手柄与锅身连接之间的下方设有第一隔热片。
所述锅身为铁材料,所述侧耳与锅身连接之间的下方设有第二隔热片。所述手柄与锅身连接处有一卡凸,所述第一隔热片中间有一同卡凸配合的卡槽。所述第二隔热片两边固定有磁铁。
本实用新型显著效果是: 结构简单,装配、拆洗方便;隔热片在手柄位用滑扣式连结,侧耳位用磁铁吸住;隔断火焰,保护对手柄和侧耳的烘烤,增长手柄和侧耳的使用寿命;使用者免于烫伤或烧伤;使炒锅特别是圆底炒锅身在平台上放置时保持平稳性,方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未安装隔热片时底部示意图。
图2是第一隔热片结构示意图。
图3是第一隔热片后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5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6是第二隔热片结构示意图。
图7是第二隔热片结构后面示意图。
图中:锅身1、卡凸2,手柄3,第一隔热片4,卡槽5,侧耳6,
第二隔热片7,磁铁8。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4,一种炒锅,包括锅身1、手柄3、侧耳6,锅身1一端与手柄3连接,锅身1另一端与侧耳6连接,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手柄3与锅身1连接之间的下方设有第一隔热片4,如图4所示。所述手柄1与锅身3连接处有一卡凸2,所述第一隔热片4中间有一同卡凸2配合的卡槽5。采用滑扣方式固定,方便第一隔热片取出。
见图5-7,所述锅身1为铁材料,所述侧耳6与锅身1连接之间的下方设有第二隔热片7。所述第二隔热片7两边固定有磁铁8。磁铁吸在锅身中固定。因有第一、二隔热片的作用,具有隔热效果,同时,又能保持炒锅的平稳性。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第一、二隔热片也可以通过碰焊、点焊、铆接、螺纹连接等方式的固定方式。
第一、二隔热片采用1.5-4.0 mm的各种防火材料制成,形状可以成型为平面形状或弯曲的曲面形状。
本实用新型绝非仅限于这些例子。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好的实施例,仅仅用于描述本实用新型,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宏利五金塑胶制品厂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宏利五金塑胶制品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930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