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矫直输出辊道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392895.9 | 申请日: | 2013-07-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433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 发明(设计)人: | 艾红宾;王绍辉;任学志;鲁志辉;卢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43/20 | 分类号: | B21D43/20 |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徐玲菊 |
| 地址: | 650302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矫直 输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出辊道,特别是一种矫直输出辊道,属于输送机构设计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矫直输出辊道是用来将矫直后的钢材输送至收集台进行堆垛打捆的输送设备。现有的矫直输送辊道由间隔设置的光面辊,以及设于光面辊一侧的翻钢机构成,由于光面辊只能对钢材进行纵向输送,因此,必须配备翻钢机来完成钢材的收集、汇拢,这样才能进行后序的堆垛打捆及出厂。由于翻钢机在将钢材收集并送至收集台时,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故在这段时间内只能停止矫直机的工作。这样不仅影响钢材的矫直生产,降低矫直机的工作效率,不能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最大工作效能,而且还需要安装翻钢机,增加操作人员,直接影响产品生产成本。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矫直输出辊道因采用光面辊,只能纵向输出钢材,需要配备翻钢机来完成钢材收集,并造成矫直机工作效能低下,产品成本增加,操作人员增加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矫直输出辊道。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完成:一种矫直输出辊道,包括间隔设置在输送道上的多个输送辊,其特征在于输送辊辊面上设有螺旋凹凸槽,以通过螺旋凹凸槽,完成钢材输送的同时,同步完成钢材的逐根收集、排列,以方便堆垛打捆。
所述螺旋凹凸槽设于输送辊的整个辊面上,和设于输送辊一侧的局部辊面上,以便根据需要调整钢材的运动轨迹而完成钢材的收集、汇拢。
所述位于输送道入口端的第一输送辊,其辊面上的螺旋凹凸槽设在内侧的局部辊面上,而位于该入口端第一输送辊之后的其余输送辊,其辊面上的螺旋凹凸槽设在整个辊面上,以便矫直后的钢材进入时,先通过第一输送辊辊面内侧的螺旋凹凸槽向内侧的导向作用,使钢材在输送过程中,依次逐根向内侧收集、汇拢,而方便堆垛打捆。
所述位于输送道入口端的第一输送辊,其辊面上的螺旋凹凸槽设在外侧的局部辊面上,而位于该入口端第一输送辊之后的其余输送辊,其辊面上的螺旋凹凸槽设在整个辊面上,以便矫直后的钢材进入时,先通过第一输送辊辊面外侧的螺旋凹凸槽向外侧的导向作用,使钢材在输送过程中,依次逐根向外侧收集、汇拢,而方便堆垛打捆。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采用上述方案,仅通过输送道上的其辊面上设置有螺旋凹凸槽的输送辊,就可方便地在输送钢材的过程中,使钢材依次逐根向外侧或向内侧收集、汇拢,从而方便堆垛打捆,无需再配备翻钢机,省去设备及投资,简化矫直输出辊道的结构,减少操作用工人员,同时确保矫直机连续作业,发挥矫直机的工作效能,提高整条矫直生产线的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效果显著。实为一理想的矫直机输出辊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俯视结构图;
图2为图1中第一输送辊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其余输送辊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矫直输出辊道,包括间隔设置在输送道2上的多个输送辊,其中,位于输送道2入口端的第一输送辊1,其辊面上的螺旋凹凸槽5设在内侧的局部辊面上,如图2,而位于该入口端第一输送辊1之后的其余三个输送辊3,其辊面上的螺旋凹凸槽4设在整个辊面上,如图3,以便矫直后的钢材进入时,先通过第一输送辊1辊面内侧的螺旋凹凸槽5向内侧的导向作用,使钢材在输送过程中,依次逐根向内侧收集、汇拢,而方便堆垛打捆,如图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928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造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方法
- 下一篇:半导体发光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