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货车底板的导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92729.9 | 申请日: | 2013-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587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许建民;罗善明;陈水宣;赵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62D63/04 | 分类号: | B62D63/0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麻艳 |
地址: | 361024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货车 底板 导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的技术领域,尤指一种货车底板的导流结构。
背景技术
当汽车在水平路面匀速行驶时,行驶阻力由滚动阻力和空气阻力构成。汽车行驶时的空气阻力与车速的平方成正比,因此当汽车速度逐渐增加时,气动阻力在所有阻力中的比重逐渐增加。研究表明:当车速超过70km/h时,气动阻力是影响汽车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相对于轿车而言,载货汽车由于体积大,气流流动复杂,因此具有较大的气动阻力。当车速超过90km/h时,大型载货汽车的燃油消耗大约有65%用于克服气动阻力。而通过改进外形,一辆大型载货汽车的气动阻力系数可下降50%,提高燃油效率25%。
本案发明人经过长期研究发现,对于载货汽车而言,货车底部流速较两侧相对较大,这是由于货车底板与地面间隙的存在,相同的气流在不同的横截面下流速是不一样的,导致空气在截面积较小的间隙之间空气流速大,面积越小流速越快,从而在货车底部形成空气漩涡,涡流空气形成上升阻力,由地面向上冲击底板,进而影响货车底盘与地面的附着力和稳定性。为此,如果能解决载货汽车底部的涡流上升阻力,则可提高货车底板与地面的附着力与稳定性,本案由此而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减少在高速行驶时汽车底部的涡流上升阻力的货车底板的导流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货车底板的导流结构,该货车的底板上安装有导流罩,该导流罩的前端面为弧形。
所述的导流罩前端面为抛物线形。
所述的导流罩前端面两侧设置有向后延伸的导流面。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实用新型在货车的底板上加装了一个具有弧形前端面的导流罩,该导流罩能使迎面而来的空气迅速向底板两侧排出,从而减小空气涡流的上升阻力由地面向底板上部冲击底板,进而使货车底板与地面的附着力和稳定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导流罩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是一种货车底板的导流结构,如图1及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所述货车1的底板11上安装有导流罩2,该导流罩2的前端面21为弧形。更进一步的,该导流罩2的前端面21也可以为抛物线形。另外,该导流罩2的前端面21两侧还可以设置向后延伸的导流面22。
加装了该导流罩2之后,能使迎面而来的空气迅速向底板两侧排出,从而减小空气涡流的上升阻力由地面向底板上部冲击底板,进而使货车底板与地面的附着力和稳定性提高。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但凡依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所做的变化或修饰,皆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理工学院,未经厦门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927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