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二氧化碳相变激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92568.3 | 申请日: | 2013-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34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樊建华;李富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樊建华 |
主分类号: | F28D20/02 | 分类号: | F28D2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惠诚律师事务所 11353 | 代理人: | 雷志刚;潘士霖 |
地址: | 211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氧化碳 相变 激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相变材料储能供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氧化碳相变激发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跨季节蓄热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类:人造水箱水体、砾石蓄热、土壤蓄热及地下含水层蓄热。人造水箱水体及砾石蓄热具有高热容,良好的蓄/释热性能,性能稳定、无环境污染等优点。人造水箱水体及砾石蓄热的方式,是将水或砾石存放与水箱内,但水箱保温工程困难,造价高昂,10000m3的人工水箱造价便高达千万元。土壤蓄热系统通常采用地埋管将热能存蓄到地下土壤中,该技术的优点是无需人造蓄热设备,造价相对低,但系统热损失高,所需蓄热容积大,对周围生态环境有影响,且对地质结构具有选择性,仅适用于岩石和饱和水土壤环境。利用地下天然含水层作为蓄热水箱,具有造价低的优点,但对地质环境要求苛刻,系统运行易出现塞井、腐蚀及霉菌等现象。以上跨季节蓄热技术由于技术或经济上的限制因素,很难推广。因此亟需开发新型高效经济的跨季节蓄能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在下文中给出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实用新型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应当理解,这个概述并不是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图确定本实用新型的关键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图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目的仅仅是以简化的形式给出某些概念,以此作为稍后论述的更详细描述的前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二氧化碳相变激发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二氧化碳相变激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二氧化碳储气装置,所述二氧化碳储气装置的排气口上连接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远离所述二氧化碳储气装置的端部连接有热交换部,所述排气管上连接有减压阀。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方案,采用了相变蓄能技术,通过对相变的主动控制,摆脱了显热蓄能的局限,大大提高蓄热密度的同时达到了长期低热损储能的目的。采用上述方案的跨季蓄能系统建造、使用成本低,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参照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说明,会更加容易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以上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点。附图中的部件只是为了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附图中,相同的或类似的技术特征或部件将采用相同或类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二氧化碳相变激发装置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二氧化碳储气装置-1; 排气管-2; 减压阀-3;
热交换部-4; 相变介质容器-5; 泄压管-6;
压力阀-7; 压力表-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附图或一种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元素和特征可以与一个或更多个其它附图或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元素和特征相结合。应当注意,为了清楚的目的,附图和说明中省略了与本实用新型无关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部件和处理的表示和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二氧化碳相变激发装置的主视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二氧化碳相变激发装置,包括二氧化碳储气装置1,二氧化碳储气装置1的排气口上连接有排气管2,排气管2远离二氧化碳储气装置1的端部连接有热交换部4,排气管2上连接有减压阀3。
上述方案,采用了相变蓄能技术,通过对相变的主动控制,摆脱了显热蓄能的局限,大大提高蓄热密度的同时达到了长期低热损储能的目的。采用上述方案的跨季蓄能系统建造、使用成本低,使用寿命长。
实际使用中,该二氧化碳相变激发装置可以包括二氧化碳储气装置1,二氧化碳储气装置1可以是二氧化碳储罐,其内存放液态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储气装置1等顶部设置有排气口,排气口上可以连接阀门来对二氧化碳的外排进行控制。阀门上连接排气管2,该排气管2通过阀门与排气口相通,在排气管2远离二氧化碳储气装置1的端部连接一个热交换部4,该热交换部4可以是壳体结构,例如但不限于为一个金属箱,液体二氧化碳在该金属箱内气化吸热,使得该金属箱可以对其周边的物体进行降温。在应用时,该金属箱可以紧贴在相变介质容器5的侧壁或底面,以对相变介质容器5内的相变介质进行冷却,使相变介质结晶并释放热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樊建华,未经樊建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925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强化传热的折流板换热器
- 下一篇:二脱三流体波纹管换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