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惰齿轮轴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92267.0 | 申请日: | 2013-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949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倩;刘振锋;苏怀林;周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02 | 分类号: | F16C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王正茂;丛芳 |
地址: | 537005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齿轮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惰齿轮轴。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惰齿轮轴1是用于支撑、安装惰齿轮的零件,惰齿轮组件2套装在惰齿轮轴1上,惰齿轮轴1一端挡设有惰齿轮防磨板3,并通过螺栓4通过齿轮室5安装到机体上,并从机体上获得润滑油,惰齿轮轴1内部开设有相互贯通的轴向油道11和径向油道,从机体上获得的润滑油通过轴向油道11进入径向油道对惰齿轮轴1和惰齿轮组件2的惰齿轮衬套21之间的相对运动润滑。
因惰齿轮组件绕惰齿轮轴做圆周运动,需要对径向油道的外端孔口倒大圆角,并抛光处理,以确保惰齿轮轴1和惰齿轮衬套21间油膜的形成。在惰齿轮轴的生产过程中,径向油道的外端孔口倒圆角困难,抛光圆角需要人工处理,圆角质量难以保证,生产效率较低,如果径向油道的外端孔口圆角保证不了,容易致使惰齿轮衬套和惰齿轮轴之间润滑不足,衬套磨损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缺陷,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合理,便于加工、装配,润滑效果好的惰齿轮轴。
为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惰齿轮轴,包括:
惰齿轮轴本体,用于安装惰齿轮组件;
轴向油道,沿惰齿轮轴本体轴线开设,其外端用于从机体上汲取润滑油;
径向油道,其内端与轴向油道内端贯通,其外端孔口处加工有径向平台。
上述技术方案中,径向平台呈矩形。
上述技术方案中,径向平台的径向深度为1mm。
上述技术方案中,惰齿轮组件套装在惰齿轮轴本体上,其一端挡设有惰齿轮防磨板。
上述技术方案中,惰齿轮轴本体通过螺栓穿过齿轮室安装到机体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惰齿轮轴采用在径向油道外端孔口处加工一径向平台,以促成惰齿轮轴和惰齿轮衬套间油膜的形成,保证惰齿轮轴和惰齿轮衬套间两者之间的润滑需求,该惰齿轮轴便于加工、装配,润滑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惰齿轮轴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惰齿轮轴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惰齿轮轴的主视方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
1-惰齿轮轴,11-轴向油道,2-惰齿轮组件,21-惰齿轮衬套,3-惰齿轮防磨板,4-螺栓,5-齿轮室,6-惰齿轮轴本体,61-轴向油道,62-径向油道,63-径向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以下实施方式中所提及的“上”、“下”、“左”、“右”、“正面”和“反面”均以各图所示的方向为基准,这些用来限制方向的词语仅仅是为了便于说明,并不代表对本实用新型具体技术方案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惰齿轮轴采用在径向油道外端孔口处加工一径向平台,代 替径向油道外端孔口倒大圆角的工艺,以促成惰齿轮轴和惰齿轮衬套间油膜的形成,保证惰齿轮轴和惰齿轮衬套间两者之间的润滑需求,该惰齿轮轴便于加工、装配,润滑效果好。
以下详细的描述通过举例但非限制的方式说明了本公开,应该明白的是本公开的各种方面可被单独的实现或者与其他方面结合的实现。本说明书清楚的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制造并使用我们相信为新的且非显而易见的改进,描述了若干实施例、变通方法、变型、备选方案以及系统应用,包括当前被认为是执行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发明原理的最好模式。当描述元件或特征和/或实施例时,冠以“一”“一个”“该”和“所述”旨在表示具有元件或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术语“包括”“包含”和“具有”旨在为包括性的,并表示在那些具体描述的元件或特征以外还具有额外的元件或特征。
如图2和图3所示,该惰齿轮轴的具体结构包括:惰齿轮轴本体6,以及开设在惰齿轮轴本体6内部且相互贯通的轴向油道61和径向油道62,轴向油道61用于从机体上获得润滑油,润滑油再进入径向油道62对惰齿轮轴和与其配合的惰齿轮组件的惰齿轮衬套之间的相对运动润滑。
径向油道62的外端伸至惰齿轮轴和与其配合的惰齿轮组件的惰齿轮衬套之间,径向油道62的外端孔口处加工一径向平台63;径向平台63为矩形,径向深度优选为1mm,径向油道62的外端孔口处的径向平台结构能够促成惰齿轮轴和惰齿轮衬套间油膜的形成,保证惰齿轮轴和惰齿轮衬套间两者之间的润滑需求,且该惰齿轮轴便于加工、装配,润滑效果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922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减速机用输出轴
- 下一篇:液压油缸、泵送系统及工程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