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痤疮专用锋钩针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92246.9 | 申请日: | 2013-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889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冯健清;茅贝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仓市中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22 | 分类号: | A61B17/22;A61B17/3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王淑丽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痤疮 专用 钩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结构简单,对皮肤损伤小,切口易于愈合的痤疮专用锋钩针。
背景技术
寻常型痤疮是一种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粉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及疤痕、色素沉着等。《诸病源候论·面疮候》:“面疮者,谓面上有风热气生疮,头如米大,白色者是。”描述了本病的症状,《外科正宗·肺风粉刺酒渣鼻》指出了病因和治法,如“肺风粉刺酒渣鼻三名同种,粉刺属肺,渣鼻属脾,总皆血热郁滞不散”。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主要由多种原因导致性激素水平的紊乱导致皮脂分泌增多、毛囊皮脂腺导管的异常角化、使分泌的皮脂淤积于毛囊口,从而形成粉刺,伴随着痤疮丙酸杆菌等的移生,粉刺内物质自毛囊壁“漏出”,进而启动炎症(包括对真皮内异物的反应、对痤疮丙酸杆菌的抗体反应、TH细胞的增加),出现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等症状。
痤疮虽然是一种皮肤病,但会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不良影响。据国外研究,在12—24岁的青少年中,痤疮发病率高达85%。痤疮不仅是一种躯体疾病.其存社交、心理、情绪等方面对患者的影响.不亚于严重的哮喘、癫痫,糖尿病、腰腿痛、关节炎等疾病。痤疮患者也容易情绪低落,易于焦虑和愤怒。因此.痤疮是一种不容忽视的心身疾病,可能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学习、工作、运动、人际关系和社会生活。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痤疮形成的病理基础是微粉刺的形成,临床表现为粉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等。
目前,治疗痤疮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是采用锋钩针等进行物理治疗,锋钩针是古代九针中的锋针演变而成,传统上在治疗软组织损伤方面有很好的疗效,在治疗其他一些疾病方面也有显著疗效,锋钩针治病的机理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挑刺效应,锋钩针刺入治疗点后,达到一定深度便做上下提插,反复数次,以挑断局部部分纤维组织,这是一种有益于治病的伤害性刺激,这种刺激会给局部组织留下创伤,创口局部组织会释放某些化学因子,造成无菌性炎症反应,从而发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促进机体功能正常化。其次针刺效应,锋钩针疗法一般以压痛点,阳性反应点为治疗点,在锋钩针操作过程中和针刺一样有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且锋钩针的刺激强度大于毫针,剥离松解效应,锋钩针粗硬,入皮后与组织接触面大,刺激较强,且可利用其独特的结构对粘连的组织予以松解,对结疤的组织予以刮除,达到立杆见影的效果。然而,该方法主要采用穴位刺激疗法,需要操作者具有深厚的医学功底,难以得到大范围的推广。
锋钩针挑治疗法是一种具有明显中医特色的物理疗法,通过挑除粉刺栓治疗黑白头粉刺,进而减少炎性皮损的发生;通过排脓放血治疗炎性丘疹、结节、囊肿,使其在较短时间内消退,该疗法解决了寻常痤疮粉刺、结节、囊肿的治疗难点,也不需要操作者具有深厚的医学功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治疗痤疮时,手持锋钩针,针尖插入痤疮皮损毛囊皮脂腺开口内,向上迅速拽割开毛囊内侧晕,仅在毛囊口形成lmm左右的“1”字型规则切口,用锋钩针背面推压排出毛囊内的皮脂栓、脓液、瘀血等内容物,以达到治疗痤疮的目的,但在不平整部位操作时往往无法推压,造成内容物排出不全;
采用粉刺治疗针或美容针去除粉刺时,其由针头细小的直型针及环形器组成,在治疗时将针头从粉刺皮损最薄处刺破,再用环形器对准刺破处,从皮肤外部向下方挤压,但由于制针形状的限制,实际达不到充分开口的效果,而挤压环用力挤压易容易累及周围组织,是周围组织肿胀,使皮损更加不规则平整,甚至可能导致炎症扩散,细菌渗透到皮肤深层组织浸润,使得症状越发严重或者留下难以去除的疤痕。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皮肤损伤小,内容物排出完全的痤疮专用锋钩针。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痤疮专用锋钩针,包括针柄和分别连接在针柄两端的锋钩针头和微刮匙,所述锋钩针头为尖端锋利的三棱状针头,包括一体成型的针身和针尖,所述针身与针尖呈100-150度角,且所述针尖长1-3mm。
进一步地,所述针身与针尖呈135度角。
进一步地,所述针尖长2mm。
进一步地,所述微刮匙包括微刮匙臂和侧壁连接在微刮匙臂端部的环状漏斗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环状漏斗结构的上环直径为2-4mm,下环直径为1-2mm,且下环直径小于上环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下环边缘光滑。
进一步地,所述针身与针柄通过螺纹连接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微刮匙臂与针柄通过螺纹连接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仓市中医医院,未经太仓市中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922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耐热罩体
- 下一篇:一种烤箱多路真空干燥气体集成控制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