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供仪表盘固定的夹持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91896.1 | 申请日: | 2013-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54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郑昌盛;郑巨夫;田效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赛德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1/02 | 分类号: | G01R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黄冠华 |
地址: | 32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仪表盘 固定 夹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件,特别是指一种供仪表盘固定的夹持件。
背景技术
现有市场上流通的数显电表的仪表盘上设置有方形导槽,供与夹持件固定,而现有的夹持件,采用ABS、PA、PC等塑料制成,包括T形本体,该T形本体上设置有与方形导槽相适配的方形导块,实现了仪表盘与夹持件的滑移连接,且T形本体的末端设置有倒钩,依靠T形本体的长度与倒钩实现了夹持件与仪表盘的固定;而该结构的夹持件,由于仪表盘架设与夹持件的上部,且塑料材质的加持件易于老化,使用过程中出现疲劳而失效,电表在配电盘上有上下和左右的晃动,且在运输过程中由于振动仪表盘与夹持件易脱落,造成安装不稳固,造成结构布局不合理;且利用T形本体的长度及倒钩与仪表盘实现锁紧,常常出现夹持件的长度及倒钩与仪表盘不相符,出现夹持件与仪表盘配合过送或过紧的现象出现,在振动过程中,仪表盘与夹持件之间易脱落,安装的稳定性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布局合理且安装的稳定性较高的供仪表盘固定的夹持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供仪表盘固定的夹持件,包括T形本体,所述的T形本体包括横向部及垂直部,该垂直部上设置有锁紧组件,所述的垂直部沿宽度方向的两边沿上分别设置有向下的弯曲部,弯曲部与垂直部的背面构成V形导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改变了夹持件与仪表盘的滑移结构形式,在夹持件上设置V型导槽,使夹持件与仪表盘的安装稳定性更高,结构布局更加合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锁紧组件包括内压式支臂及紧固卡扣,所述的内压式支臂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横向部上,该内压式支臂与垂直部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内压式支臂与垂直部分别连接于横向部的两侧,该内压式支臂与横向部构成可收缩开口,且紧固卡扣设置于垂直部的中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该夹持件与仪表盘安装时,内压式支臂与仪表盘硬性接触,驱动内压式支臂的自由端向横向部运动,使可收缩开口收缩,使夹持件具有一自横向部向垂直部方向的弹力,在配合上紧固卡扣,有效的将仪表盘与夹持件锁紧。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紧固卡扣设置于垂直部的背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仪表盘与夹持件固定安装时,仪表盘位于夹持件的背面设置,紧固卡扣易于仪表盘固定,该结构布局更加合理。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垂直部上设置有通孔,该通孔的边沿处设置有操作手柄,紧固卡扣设置于操作手柄与通孔的边沿连接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操作手柄可驱动紧固卡扣的开启,在仪表盘与夹持件拆除的过程中,只需驱动操作手柄向外扳动,并可是紧固卡扣开启,操作更加简便。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横向部上设置有两个内压式支臂,两个内压式支臂与横向部构成的可收缩开口相对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两个内压式支臂,使弹力剧增,且对称设置,锁紧更加平稳,稳定性更高。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垂直部相对横向部的另一端部上设置有安装支面,该安装支面的截面为三角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夹持件与仪表盘的配合更加稳固,结构布局更加合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A向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赛德电气有限公司,未经赛德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918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电机试验工装
- 下一篇:高温环境下光电模块性能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