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盖及应用其的器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91163.8 | 申请日: | 2013-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122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曾坚丹;吴奕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坚丹;吴奕虎 |
主分类号: | B65D43/04 | 分类号: | B65D43/04;B65D5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海庆 |
地址: | 521031 广东省潮***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 器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器皿,尤其涉及一种盖及应用其的器皿。
背景技术
器皿通常用于盛装各种物质,包括容器及盖,容器上设有开口。人们在向容器内放置物质时,需从容器的开口处将物质放入容器内,然后,将盖扣在开口上,以防止外界物质污染容器内的物质。
即使用盖扣在了开口上,由于盖无法密封该开口,所以不能完全防尘和隔绝外界水汽的进入容器,会导致容器内的物质变脏或受潮变质,同时也无法防止容器内的液态物质从容器与盖之间的缝隙流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盖及应用其的器皿,解决了使用现有的盖扣在容器的开口上时,无法完全密封容器,导致存放在容器内的物品变脏、受潮变质,以及液态物质会流出容器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盖,用于扣在容器的开口上,所述盖包括本体及密封组件,所述本体朝向所述开口的面为下表面;绕所述下表面的边缘设有第一凹陷,所述第一凹陷表面套设有所述密封组件。
为了便于将盖从本体中取出,所述本体的与所述下表面相对的面为上表面,所述上表面设有第二凹陷,所述盖还包括提手,所述提手的形状与所述第二凹陷的形状匹配;且所述提手与设在所述第二凹陷内的旋转轴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凹陷的下表面与所述本体的下表面间的所述本体中设有通孔;所述提手嵌入所述第二凹陷内时,密封所述通孔位于所述第二凹陷表面的开口。
具体地,所述第二凹陷的数量为1个或2个。
优选地,所述密封组件的材料为硅胶。
为了便于人们记住放置物质的时间,所述上表面上设有日期拨盘。
一种器皿,包括具有开口的容器,所述器皿还包括上述任一项描述的盖,所述盖扣在所述容器的开口上,以密封所述容器。
为了便于观察容器内物质的情况,所述容器的材料为玻璃。
为了便于保护容器,所述容器的与所述开口相对的底面边缘套设有减振垫。
优选地,所述减振垫的材料为硅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盖及应用其的器皿中,由于绕本体下表面的边缘设有第一凹陷,第一凹陷内套设有密封组件,所以,当将本体扣在容器的开口上时,密封组件就可以将容器的开口处完全密封,使容器呈密封状态。密封后的容器就能够用来防止盛放在其内的物质变脏、受潮变质或防止液态物质外泄出容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器皿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盖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盖,如图1所示,用于扣在容器的开口上,盖包括本体11及密封组件12,本体11朝向开口的一面为下表面;绕下表面的边缘设有第一凹陷13,第一凹陷13表面套设有密封组件1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盖中,由于绕本体下表面的边缘设有第一凹陷13,第一凹陷13内套设有密封组件12,所以,当将本体11扣在容器的开口上时,密封组件12就可以将容器的开口处完全密封,使容器呈密封状态。密封后的容器就能够用来防止盛放在其内的物质变脏、受潮变质或防止液态物质外泄出容器。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盖中,如图1所示,本体11的与下表面12相对的面为上表面14,上表面14可以设有第二凹陷15,盖还可以包括提手16,提手16的形状与第二凹陷15的形状匹配;且提手16与设在第二凹陷15内的旋转轴(图中未示出)活动连接。当提手16绕旋转轴(图中未示出)活动且远离第二凹陷15后,就可以提起提手16并将盖在容器开口上的盖连同容器一起提起,方便人们携带;又由于提手16的形状与第二凹陷15的形状匹配,第二凹陷15设在上表面14上,当将提手16嵌入第二凹陷15内时,提手16就与上表面14成为一体,提手16不会多占用空间,所以当放置盖或盖与容器组成的整体时,占用的空间小。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盖中,如图1所示,第二凹陷15的表面与本体11的下表面间的本体11中可以设有通孔17;提手16嵌入第二凹陷15内时,密封通孔17位于第二凹陷15表面的开口,从而使盖与容器间重新形成密封空间,就能够用来防止盛放在其内的物质变脏、受潮变质或防止液态物质外泄出容器。当提手16远离第二凹陷15表面时,露出通孔17,外界空气通过通孔17进入容器内,使容器内的气压与外界气压相同,然后提拉提手16就可以轻易将盖从容器开口处提起并取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坚丹;吴奕虎,未经曾坚丹;吴奕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911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凹透镜式大角度LED灯
- 下一篇:一种马桶座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