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充电管理电路和充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90785.9 | 申请日: | 2013-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680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徐立波;童齐放 | 申请(专利权)人: | TCL通力电子(惠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 管理 电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管理电路和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锂电池充电管理应用电路中,无法准确提示充电状态和切断充电管理芯片的输入电压,导致ERP(Energy-related Products,能源相关产品)认证的功率要求无法实现,同时存在锂电池过充和安全隐患问题。
如图1所示锂电池充电管理应用电路中,充电管理芯片IC1的充电状态指示输出脚连接一指示灯LED到输入电源,锂电池E充满电时的状态提示由充电管理芯片IC1的充电状态指示输出脚给出,当电池电量达到85%时,充电状态指示输出脚上的电压翻转,指示灯LED给出锂电池E充满电的指示状态,但事实上锂电池E还没有达到满电量。因此实际测量时,当充电管理芯片IC1提示锂电池E充满电时,实际只完成85%的充电任务,后续的涓流充电持续时间还要多达两个小时,而且不同容量的锂电池E后续需要充电的时间不同,锂电池E的充电完成时间存在很大误差,导致使用者不清楚在提示电量充满后,还需多长时间锂电池E才真正充满电,容易出现锂电池E过充而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充电管理电路和充电装置,旨在准确提示充电电池的充电状态,解决充电电池过充问题,消除充电安全隐患。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充电管理电路,该充电管理电路包括:用于连接输入电源的电源输入端,用于控制所述输入电源是否给充电电池充电的开关模块,用于检测所述充电电池的充电状态并输出充电状态指示信号的充电检测模块,以及用于根据所述充电状态指示信号控制所述开关模块导通或者关断的充电控制模块;其中,
所述开关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开关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充电检测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充电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充电电池的正极连接,所述充电检测模块的充电状态指示端与所述充电控制模块的侦测端连接;
所述充电控制模块的电源开关控制端与所述开关模块的控制端连接,控制所述开关模块导通或者关断,且所述充电控制模块侦测到所述充电状态指示信号为高电平时,按照预设延时时间延时后控制所述开关模块关断。
优选地,所述充电控制模块包括系统微控制器;所述系统微控制器包括第一GPIO口、第二GPIO口和供电脚;
所述第一GPIO口、所述供电脚均与所述充电检测模块的充电状态指示端连接,所述第二GPIO口与所述开关模块的控制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开关模块包括第一MOS管、三极管和第一电阻;其中,
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与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与所述充电检测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电源输入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系统微控制器的第二GPIO口连接。
优选地,所述开关模块还包括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充电检测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开关模块还包括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系统微控制器的第二GPIO口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的基极连接,且经由所述第三电阻接地。
优选地,所述充电检测模块包括充电管理芯片、第二MOS管、电感、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其中,
所述充电管理芯片的供电脚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且与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充电管理芯片的充电控制脚与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电感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电感的另一端连接,且与所述充电管理芯片的电流侦测脚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充电电池的正极连接;
所述充电管理芯片的电池电压检测脚与所述充电电池的正极连接;所述充电管理芯片的充电状态指示输出脚与所述系统微控制器的第一GPIO口连接,且经由所述第五电阻与所述系统微控制器的供电脚连接;所述充电管理芯片的接地脚接地。
优选地,所述充电检测模块还包括第二二极管、第六电阻、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接地;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与所述充电管理芯片的电流侦测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充电电池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与所述充电电池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电容与所述第一电容并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CL通力电子(惠州)有限公司,未经TCL通力电子(惠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907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电动汽车充电桩
- 下一篇:分布式光伏集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