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90147.7 | 申请日: | 2013-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519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丁永龙;吕海明;范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73 | 分类号: | H01R13/7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2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尤其涉及一种用以安装在机壳上的电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计算机的数据的输入或输出接口中,包括有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 USB)接口、语音接口(Audio Jack)、打印机输出接口(Print Port)等,其主要提供计算机数据的输入/输出的连接,然而一般桌上型计算机将上述连接端口设于背部后端,当连接时,往往必须将计算机主机翻转过来插置连接,连接完后再将主机复位,造成使用者诸多不便。
鉴于上述情况,有些计算机机壳业者就将一些常用的连接接口设于机壳前端,如USB接口与语音接口等。这些常用的输入/输出接口,被安装在计算机机壳前端,用来连接计算机与周边设备,大大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具有改善固定效果的电连接器组件。
为实现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组件,用以安装于机壳上,其包括绝缘壳体及安装于绝缘壳体内的连接器,电连接器组件向前穿过机壳的开口而部分凸出于机壳外部,所述绝缘壳体设有进入开口内并抵靠在开口内侧壁上的弹性锁扣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锁扣臂设有位于机壳前方以限制电连接器组件向后移动的卡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壳体具有向外侧凸出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位于卡块的后方以限制电连接器组件向后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块设有通孔及固定机壳的定位柱、固定孔,所述锁扣臂穿设于通孔内被限制弹性摆动的位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壳体包括底壁及自底壁向上延伸的侧壁,所述锁扣臂包括与侧壁连接的连接部、自连接部向前延伸的凸出部及自连接部向后延伸的弹性臂,凸出部及弹性臂分别与侧壁左右间隔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壳体包括自底壁向上延伸的前端壁及自前端壁向后的延伸的若干间隔壁,所述前端壁、与两侧壁之间的若干容置槽,各连接器固定于容置槽内,容置槽形成在相邻两间隔壁之间或间隔壁与侧壁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壳体包括自底壁向上延伸的后端壁,间隔壁与后端壁前后间隔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连接器组件还包括与连接器连接在一起的线缆,所述底壁后端凹设有供线缆向下穿过的出线缺口,所述后端壁设有前后贯穿及向上贯穿的开孔,开孔与缺口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壳体包括沿上下方向扣合在一起的第一、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包括遮盖容置槽顶部的顶壁及分别自顶壁前、后端向下延伸的若干扣合臂,有些扣合臂上设有扣合孔,有些扣合臂底端设有卡钩,所述前、后端壁分别凹设有收容扣合臂的若干收容槽及位于收容槽内的扣合块,所述收容槽向上贯穿前、后端壁,所述扣合块与扣合孔、卡钩扣合在一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连接器组件还包括包覆绝缘壳体的金属壳体,所述连接部向外侧凸出金属壳体,所述金属壳体设有接触连接器的弹片。
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的绝缘壳体设有进入机壳开口内并抵靠在开口内侧壁上的弹性锁扣臂,使得电连接器组件与机壳弹性压靠在一起,阻止了电连接器组件相对机壳发生松动,改善电连接器组件的固定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安装于机壳上的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与机壳分离开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第二壳体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100用以安装于机壳200上与周边设备(未图示)连接,其包括绝缘壳体10、收容于绝缘壳体1内的若干连接器(未图示)、包覆绝缘壳体10的金属壳体20及与连接器连接的线缆30,连接器可以为USB接口连接器及语音接口连接器等。
绝缘壳体10包括沿上下方向扣合在一起的第一、第二壳体11、12,第一壳体11包括顶壁111及分别自顶壁111前、后端向下延伸的若干扣合臂112,有些扣合臂112上设有扣合孔113,有些扣合臂112底端设有卡钩1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901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主泵滑油冷却器
- 下一篇:具有GPRS无线监控功能的智能节电保护控制器